阅读记录

第361章[1/2页]

户外见闻录 3396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风,跃过山脊,贴着地皮,一波接一波地扑到了我们的身上,把所有人的头都吹得低了下去,把所有人的衣服都吹得飘摆了起来,把所有人身上不牢固的东西都吹上了天。我低着头,用一只手按住帽子,另一只手捂住了口鼻,吃力地喘着气,机械地迈着腿,一步一步地向山上捱去。
     说实话,我在思想上原本对低温是做好了准备的,但真等到了下车开始爬山之后才发现我失算了,我似乎漏算掉了风。这一阵接一阵的狂风是我提前没有预料到的,也不光是我没有料到,应该是谁都没有料到,连气象台好像都没有提前预报。这阵风不仅大,而且一开始刮就不带停的,一波接一波,一阵接一阵,似永不停歇的海浪向我们扑来。大风我遇到过,不停的大风我也见识过几次,但这么冷这么刺骨的春风这还是第一次见。把春风描绘成剪刀的那位我认为他不是没见识,而是用词太委婉了,怕把后人吓到。就今天吹到我们身上的这阵春风那绝对应该用砍刀和板斧来形容,太冷,太凛冽,太强,也太有穿透力了。
     速干衣我穿了,抓绒内胆我穿了,排骨羽绒服我也穿了。为了防风,我把冲锋衣又套在了最外边,但是这凌晨五点不到的大风依旧轻松地把这几件衣服一次性的击穿了。我现在不光是被风吹得呼吸不畅,还被这阵风吹得透心的凉。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领队会主动留在这座山峰下边申请为我们这些要登顶看日出的队员看包了,他不是傻,也不是勤快,只是有些见识的聪明人而已。他似乎看出这阵风来势不善了,早早地就为自己安排好了去处。人啊,太笨了不行,太聪明了也不行,都容易被别人盯上和算计了,只有大智若愚或一直真傻到底才有可能全身保命。
     我本来的打算很完美,坐了大半夜的长途车,又在山下昏昏沉沉地小睡了两个小时,早上趁天不亮先爬上这第一座山峰,既能看个日出回去与人吹嘘,又能活动活动筋骨,为今天漫长的山野徒步做个热身,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嘛。所以我下车之后想都没想就与大多数队员一起开始向山顶爬了。这第一座山峰并不高,因为线路设计的问题,我们准备在这里走一个往返路线。就是爬上去看完日出之后再原路退回来,这就给我们领队留在原地提供了借口。既然是往返,既然大家上去了之后还要回来,那大多数队员沉重的背包和饮食就没必要都随身带上去了,浪费体力嘛。所以不愿意多背东西上下这第一座山峰的队员就把背包和东西留在了停车的地方,等下来之后再来取。我呢,当时也没想太多,觉得自己的背包不算太沉,而且自己平时爬山都背熟了,很多东西都养成放在身边随取随用的习惯了,所以就没有理会领队的这个建议。现在想来我真应该庆幸自己没有留下背包的决定,因为背上多了一个背包的缘故,如今我全身上下唯一觉不出太冷的部位就是背部。背包能挡风,厚重的背包就像那乌龟的壳子,特别的能挡风。
     我的两支登山杖原本都拿出来了,准备拄着它们向山上爬的嘛。可这阵大风一来就使我改变了主意,不为别的,是因为用登山杖就要伸出手去拿杖,可我戴的那双绒线手套根本就不怎么防风,大风一起就吹透了,手冷的都攥不住登山杖的杖柄了,只好又把登山杖收起来挂在背包上背着走了。
     开始的几百米我打算咬咬牙坚持一下,等这阵风停了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可后来我才发现这风似乎就没有歇一歇的打算,而且还越刮越来劲了,风力还长了,越刮越大了。风大其实也不要紧,人们常用行船偏遇顶头风来形容办事不顺利,遇到的困难很大,自己运气很不好的状况。但我们现在这是爬山,不是在河道或江河中使船,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向和路线是很多的。这一带山势开阔,也没有密林或巨石挡路,所以从山脚下向山顶上爬可以选择的路线是有很多的,不止一条。可今天我们遇到的这阵风很怪,它好像风向不定,不是什么标准的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而是时时变更方向的大风。一会儿向这边吹,一会儿又向那边吹,刚才还是迎面而来呢,一会儿又变成从背后掩至,搞得我感觉这风是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我们似的。但有一个方向是这风不变的来源,那就是山顶,似乎我越向山上爬去,这风刮得就越凶,我越是想坚持,这风就变得越猛烈。
    &n

第361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