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通往魏王府的那条,却有一丝微弱的气流拂过,火苗微微晃动,地面的浮土也更显坚实。
这条路,常有人走。
他选择了西边这条路,又向前走了数十步,墙壁上一些不规则的刻痕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串用数字写成的暗码。
程务挺曾随李靖学过兵部密册,一眼便认出这是军中传递紧急军情所用的“九宫格码”。
他迅速在心中默算破译,得出的结果让他浑身一震——“启爆时辰:子时三刻”。
程务挺猛然回头,望向工坊的方向,一个可怕的念头电光火石般击中了他。
东宫那晚的“天雷”,根本不是从天而降的意外,而是一场被精确计算、定时引爆的谋杀!
申国公府,书房内灯火通明。
高履行铺开一张素白的信纸,提笔写下一封密报。
他下笔极快,内容直指徐惠:“徐氏夜探义坊废井,形迹可疑,疑图谋不轨。”但在落款的时间上,他却迟疑了一下,最终写下了“戌时”二字,而非徐惠等人真实出发的子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他将封好的信交给门外等候的心腹,沉声嘱咐:“立刻送进宫去。若陛下问起,你就说我只是听闻风声,不知真假,唯恐外甥女年轻气盛,被人利用,才连夜上报,请陛下圣断。”
心腹领命离去后,高履行独自坐在书房里,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处东宫那片不灭的灯火。
他枯瘦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良久,发出一声无人听闻的喃喃自语:“桃根啊桃根,我这一把火,总算是烧出了个对错。”
东宫,观星台上。
孙思邈守着那盏长明灯,已经不知多少个时辰。
子时已至,他正有些疲乏,眼前的灯焰却忽然一阵诡异的扭曲,跳动得如同活物。
那光影投射在脚下的汉白玉地砖上,不再是寻常的影子,竟慢慢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地下结构图。
图中赫然正是徐惠等人此刻所在的地下工坊,但更让孙思邈头皮发麻的是,在主工坊的正下方,还标注着一个更深的密室,而在那密室的中央,清清楚楚地烙印着一个“承”字!
“不好!”孙思邈猛地站起,额上冷汗涔涔。
他急忙冲下观星台,对着守在一旁的武才人嘶声道:“快!快去通知徐惠!地火未尽,魂在下层!”
几乎在同一时刻,东宫正门外,马蹄声与甲胄摩擦声骤然响起。
李君羡率领着三百左骁卫精锐,将宫门围得水泄不通。
他勒住马缰,高声喝道:“奉陛下口谕,彻查东宫逆案,开宫门!”
宫门未开,一道清瘦的身影却从门内缓步走出,正是太史令李淳风。
他手持拂尘,面色平静地拦在阵前:“李将军,星象示警,血光冲煞,今夜,任何人都不能踏入东宫一步。违者,身死家灭。”
风,毫无征兆地吹起,卷起地上的落叶,也吹得宫门前那排灯笼疯狂摇曳。
李君羡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背后升起,他下意识地握住腰间的佩刀,却听得“咔嚓”一声脆响。
他低头看去,那柄跟了他十年、削铁如泥的百炼佩刀,竟在刀鞘中断为两截。
他惊愕地抬起头,望向李淳风,又越过他的肩膀,看向东宫深处那片无论风吹雨打都始终亮着的灯火。
那里,仿佛蛰伏着某种他无法理解的巨大力量。
沉默许久,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原地待命。”
地下工坊内,徐惠刚刚将图纸上的笔迹破绽、雷丸中的砒霜以及那封指向高层的密信串联起来,一个可怕的阴谋轮廓已在她心中成型。
这是一个局,一个大到足以吞噬太子和魏王两方势力的连环局。
他们找到了证据,却也把自己逼入了绝境。
就在这时,通道入口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影骑飞奔而来,单膝跪地:“主上,武才人派人传话,孙道长有急讯!”
喜欢。
第103章 地火不熄,谁是执灯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