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 宜昌:大坝之门,峡江之首——力量与流动交汇的水之章[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写下:
     “宜昌不是胜者之地,而是记住失败的土地。
     它教人看见失败的厚重,看见退让的勇气。”
     四、枝江与猇亭:水边的人间章
     我南下至枝江市,再经猇亭区,看到了另一个宜昌:生活中的宜昌。
     这里的街道不宽,市场却热闹。卖鱼的、卖豆皮的、捏面人的……人们像在水边舞蹈,每一步都稳,每句话都重。
     在一个面馆,我和老板聊起城市的变化。
     他抹了把汗说:“以前我们靠水吃水,现在还要靠水懂水。”
     我写下:
     “宜昌的日子,就像江水:看起来宽,实则深;
     它不急于表达,却终究奔向远方。”
     五、夜晚滨江:水光城影间的反照
     夜幕降临,我走在滨江公园。
     江水反射出灯光,城市楼宇在水中晃动。老人慢跑,情侣拍照,孩子骑着滑板在音乐喷泉边嬉戏。
     一位女孩在江边弹吉他唱《长江之歌》,我站在不远处听她唱完。
     她说:“我爸妈都在电站工作,我是听水声长大的。”
     我问她:“你觉得水是什么?”
     她望着江心:“是我心里一直响着的声音。”
     我写下:
     “宜昌的夜,不需要太多声响;
     因为水,自己会说话。”
     六、地图落笔·下一站恩施
     五天宜昌之行,我从大坝到峡谷,从夷陵山岗走到枝江街头,从惊涛之口走进人间微光。
     这是一座用江水雕刻出的城市。
     她强壮、深沉、复杂、坚定。
     她知道如何控制水流,也知道如何听从水的节奏;她能做世界级工程,也能泡一碗热干面接住日常的生活节拍。
     我摊开《》地图,在峡江出口、鄂西之核、山水交锋处落下这一笔:
     “第160章,宜昌已记。
     她是现代的堤,是古老的峡,是涛声里的民族骨。”
     下一站,是恩施。
     我要进入武陵山脉的深处,探访土家与苗族的生活腹地,走进被雾气包裹、被山水庇护的少数民族文化秘境。
     我收好笔记,对着江面最后一丝余光低语:
     “下一段,是山的回音——恩施,我来了。”
    喜欢。
  

第160章 宜昌:大坝之门,峡江之首——力量与流动交汇的水之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