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4章 伊塔哈里:平原边界,田野节拍[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住我,七嘴八舌,好像我就是那个亲戚。一个叫拉克什米的女人请我去她家坐坐,说“让你见见伊塔哈里的心肝宝贝”。
     她的家,是砖泥三面墙、塑料布顶的屋子,屋里空荡却温暖。墙上贴满了旧照片、奖状、神像,还有一张模糊的男人合影。
     “我丈夫在印度,一去两年。打工。”
     她边说边把饭端上:“我炒菜时总和他照片说话。他听不见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我能说。”
     我望着她那张有风痕的脸,忽然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本质——不是为了惊天动地,而是在平凡里与时间默默对坐。
     我坐在她家门口,听她讲家常,听屋外树影婆娑。我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我不是路过者,而是回家的人。
     她递给我一袋干炒米:“你路还长,拿着。”
     我郑重接过,那一刻,仿佛背包里多了一份现实世界亲手塞进来的温情。
     我去了工业区。
     那是一片尘土飞扬的砖厂地带,砖窑高耸,黑烟翻滚。红砖从炉口吐出,再被小工们一个个码好,像极了人类用火烤出的欲望砖。
     我看到一个少年,皮肤黝黑,正在独自搬砖。
     “你多大?”
     “十八。”
     “想干嘛?”
     “我想开车,跑得远远的。”
     我想起自己十八岁时,抱着地图做梦。他十八岁,却抱着砖块筑梦。不同的是,我的梦纸上谈兵,他的梦重如石。
     我拍拍他的肩膀:“你会走出去的。”
     他咧嘴一笑:“走出去不难,难的是回来。”
     我久久站在那片砖堆之间,内心某处被这句话猛然击中。是啊,我们一生追求远方,却少有人愿意再回头。而这些少年,他们一边渴望远行,一边又知归途艰辛。那是一种比成熟更早的清醒。
     那天傍晚,我在砖厂外的小饭摊吃了顿饭,炊烟里混着尘土味,少年仍在不远处搬砖,动作一板一眼,像是练习着他将来人生的每一个起跳点。
     离开那天清晨,雾薄如纱,伊塔哈里仿佛沉入一段深呼吸。
     我在旅馆门前与帕万告别,他递给我一个布袋,里面装着芒果干与一封信:
     “旅人总要走远,但别忘记你曾经过的城市。我们不登报,不进电视,但我们也在世界上认真活着。”
     我把那封信贴进笔记本,在旁边写下:
     “伊塔哈里,没有雕塑般的记忆,却有跳动的脉搏。它是一段大地交响的中间段落,音不高,却扣人心。”
     我回头看了一眼,晨光里,那座城市像一位朴素的邻居,在门口微笑着,挥手不语。
     接下来,我将踏入印度边境,前往恒河岸边的古都——巴特那。那是一座信仰的重镇,是佛陀曾行走之地。
     我知道,那将是旅程中一段灵魂更深处的旋律。
     下一章,愿我能听见神灵低语中的力量音符。
    喜欢。
  

第424章 伊塔哈里:平原边界,田野节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