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在,诸官拥立谁?且外城还有两支凶悍的部队在虎视眈眈,于是想请马士英主持大局,但马此刻在城外。
     众官便想到了阮大铖,整个南京城内都知两人的关系,于是纷纷跑到阮大铖府上请其出山,阮大铖终于扬眉吐气起来。
     自从被扣上阉党之名,阮大铖犹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别说昔日同僚,就连国子监的生员都敢当众调侃他。
     如今仗着马士英和城外的叛军,阮大铖立即扬眉吐气起来,出来主持大局,先是拿着魏国公的手令,去神策门外,见了和刘泽清一起的赵之龙。
     赵之龙自然也不想刘泽清的部队进入内城,刘泽清也不敢只带亲兵入城,于是做出了和刘良佐一样的选择,驻扎在外城。
     赵之龙入城之后,也不敢耽搁太久,立即前往外城,准备渡江去请马士英,结果开到安德门时才知道,刘良佐部已经驻扎在城外。
     几番交涉之后,终于见到了马士英,并安抚好了刘良佐部,和马士英一同进了内城,此刻众官都聚集在守备府内。
     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一众清流也得到了消息,赶到了守备府,怒斥百官是佞臣,不顾朝廷法度,逼走监国。
     马士英来到守备府之后,果断令人将几个清流请回了家,然后开始主持大局,众官又纷纷讨论拥立之事。
     马士英提议,必须立即迎立新君即位,才能师出有名,既然定王不在,便立住在守备府的福王即位,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福王不仅仅是崇祯皇嗣之外的第一继承人,也是朱慈烺等人的叔辈,皇子年幼,国家危难,叔辈登基主持大局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朱聿键等人撤离之时,何新曾提议一并带走福王,被朱聿键拒绝,朱由崧即使不在,城中还有多位亲王。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推上去的皇帝,至于是谁,都可以商议着来,总不能将城中的亲王和郡王和家眷全部带走吧。
     反正不论推上去的是谁,都是谋权篡位,法统不正,由他们去折腾吧,太子经略山东之后,定然不会饶过这些佞臣。
     南堂众官纷纷赶到了朱由崧居住的门口,一听到又要迎立自己,朱由崧直接拒绝,这回可是真心实意的拒绝。
     朝中众臣太可怕了,能硬生生将陛下和太子定的监国逼走,那自己冒着谋逆的风险登基是为什么?不也会当傀儡?
     最终没有办法,被众官员连拖带拽的用布辇拉到了孝陵,先是祭奠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然后又被拉到已经修缮完毕的武英殿,当天宣布就任监国之位。
     此刻刚刚成立的宗理院也站了出来,代表宗室支持朱由崧就任监国,并上了劝进表,请朱由崧尽早登基大宝,君临天下。
     百官和勋贵也效仿宗室,劝进表雪片一样的飞到了朱由崧的面前,朱由崧监国的位置还没坐一天,群臣就已经准备登基仪式了。
     (PS:晚上还有一章,各位看官多点催更,多评论,没有打分的给打个分呀!作者已经全职,混口饭吃,全靠看官们支持!有什么意见只管提,我改!)
    喜欢。
  

第217章 在立福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