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传来脚步声,他抬头看见杨志正站在月光下擦拭铁枪。枪杆上的缠绳换了新的,却仍能看出无数细密的勒痕——那是常年握持留下的印记。
“将军,”清虚走出去,将一壶热茶递给他,“您当年……也怕过吗?”
杨志接过茶,望着远处英灵殿的灯火,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怕。每次上战场,都怕得双腿发软。”
他喝了口茶,眼中闪过一丝悠远的光:“但你要记住,怕不是错。知道怕,才会更想活下去。而想活下去,就得比敌人更狠。”
清虚握紧了手中的剑。月光洒在他年轻的脸上,映出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决战当日,黑云压城。
项羽的铁骑如潮水般涌来时,道宗弟子们列成的方阵竟未后退半步。青阳子的长剑刺穿第一个骑兵的咽喉时,鲜血溅了他满脸,他却只是舔了舔唇角的血渍,反手斩向第二个敌人。
清虚被三个敌兵围攻,左肩中了一刀,却借着对方的力道翻身跃起,长剑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刺入敌兵后心。他想起杨志教的“借力打力”,原来这世间最精妙的术法,竟是敌人的蛮力。
杨志的铁枪在敌阵中如龙出海,枪尖卷起的腥风让敌兵闻风丧胆。他余光瞥见清虚被敌将逼到绝境,正要回援,却见那少年突然弃了长剑,赤手空拳扑了上去。
就像当年在演武场对付木桩那样,清虚死死抱住敌将的腰,任由对方的刀砍在背上,牙齿却狠狠咬向敌将的咽喉。
“好小子!”杨志大笑一声,铁枪横扫,为清虚扫清了周围的敌兵。
当最后一个敌兵倒下时,夕阳正刺破黑云。三十七个道宗弟子只剩下二十一个,个个带伤,却都挺直了脊梁。他们的道袍沾满血污,手中的剑仍在滴着血,脸上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光彩。
青阳子望着远处英灵殿升起的庆功烟火,突然朝着杨志深深一揖:“多谢将军。”
杨志摆摆手,将铁枪插在地上。他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他总以为,勇猛就是无所畏惧。直到此刻才明白,真正的勇,是明知怕,却仍敢向前。
...............................................................
清虚走到铜镜前,镜中的自己浑身浴血,灵台处的赤焰烧得正旺。他突然笑了,抬手摸了摸眉骨上那道浅浅的疤痕——那是杨志教会他“活着”的印记。
英灵殿的钟声响起时,杨志转身走向碑林。他要为那些倒下的弟子立碑,碑上不必刻太多字,只需记下他们握剑的模样。
因为有些东西,比术法更能流传千古。比如此刻,道宗弟子们眼中永不熄灭的,是被血与火淬炼过的锋芒。
接着来到了一条河边小道,河里有一群鸭子正优哉游哉地游着。它们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时而把头扎进水里,时而又扬起脖子嘎嘎叫着,那叫声在这宁静的河边显得格外响亮,像是在互相打着招呼或是交流着什么有趣的事儿。有几只小鸭子还调皮地互相追逐嬉戏,用扁扁的嘴巴去啄同伴的尾巴,溅起一串串小小的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诸葛青儿看得新奇极了,忍不住跑到河边,朝鸭子们挥挥手,嘴里学着它们的叫声“嘎嘎”地回应着,觉得这些鸭子真是自由自在又可爱呀。
又走了一段路,路边出现了一个卖风筝的摊位,各式各样的风筝挂满了架子,有色彩艳丽的蝴蝶风筝,翅膀上的花纹精美细致,仿佛随时能展翅高飞;有威风凛凛的老鹰风筝,眼神犀利,展开的双翅好似要冲破云霄;还有造型奇特的金鱼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游动的样子仿佛都能想象出来。摊主正拿着一个风筝向旁人展示着,轻轻一拉风筝线,风筝就在空中舞动了几下,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诸葛青儿也被这漂亮的风筝吸引住了,围着摊位转了好几圈,心里想着要是能在这蓝天白云下放风筝,那该多有意思呀,眼睛里满是向往呢。
这些有趣的景象让诸葛青儿一路上都充满了新奇与欢乐,也让她对即将到达的游乐园更加期待了,脚步都变得越发轻快起来呢。
在庭院之中,诸葛战刚刚检验完诸葛青儿学习八卦掌的成绩,看着女儿那有模有样的招式,灵动的身姿以及对八卦掌熟练的运用,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深知青儿这段时间付出了诸多努力,如今能有这般成绩着实不易。
诸葛战笑着对青儿说道:“青儿啊,这段时间你学习八卦掌辛苦了,今日爹爹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放松放松,你呀,肯定会喜欢的。”
诸葛青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奇地问道:“爹爹,是什么好玩的地方呀?快告诉我嘛。”那语气里满是急切与期待,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心里已经开始不住地猜测起来,想着会是哪里呢,是不是有好多好吃的,又或者有很多新奇的玩意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诸葛战故意卖了个关子,神秘兮兮地说:“哈哈,到了你就知道了,现在呀,咱们先出发吧。”说着,便牵起青儿的手,朝着府外走去。
出了诸葛府,外面便是热闹的街市。此时正值晌午时分,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下来,将整个街道都照得亮堂堂的。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一家挨着一家,朱红色的门窗,古色古香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好似在欢迎着过往的行人。
卖糕点的铺子前,热气腾腾,香甜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那刚出炉的糕点,色泽诱人,散发着阵阵麦香与甜蜜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隔壁的布庄里,一匹匹色彩斑斓的布料整齐地摆放着,微风拂过,布料的一角轻轻飘动,像是在展示着自己的柔美。再往前,是一家茶馆,里面传来阵阵谈笑声,茶香顺着门窗的缝隙飘
未命名草稿1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