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6章 阁楼完工[1/2页]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钓雪寒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晚上,赵清虎拿出了王员外的信件,交给了五郎。
     “去了王家族学,好好学习,万一有了委屈就去找王三爷,或是直接回家。”
     又看了看一大家子人,赵清虎最后的视线落在了顾凌轩身上。
     原本,派顾凌轩跟五郎一起去京城是最好的。
     可这小子身上担子也不轻。
     “老爷我可以去的,郑师傅说了,学堂修建好至少都是年后了。”
     赵清虎却摇了摇头,“不用你,让大力跟着去,再带一个小厮一个丫头就行。”
     顾凌轩肩膀上担子重,他走了,留下一大堆事情谁来干?
     堂堂地主老财,赵清虎可没有去学堂教书育人的想法。
     “供奉御赐牌匾的阁楼已经建好,都抹上桐油了,晾晒两三日就能把牌匾供奉进去,等结束了,五郎你就启程前往京城。”
     “知道了爹!”
     五郎要去京城,至少都要等入冬过年才会回来。
     将近半年时间,许多东西都要准备好。
     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多带一些银钱傍身。
     赵清虎直接从香皂坊的账面上取了三千两银票,都是京城流通的钱庄发行的,交给了五郎,让他带着傍身。
     穷家富路,不管如何,身上有银钱,五郎腰板也能挺起来。
     此外就是衣服跟书籍,还有文房四宝,还有一些精致的小玩意,给五郎入京后送礼用的。
     阁楼完工,请御赐牌匾进入之日,宋天赐也来了,而且带来了赵清虎期待已久的消息。
     吴知府答应了他的计划,会从大庆府其余六个县城征召三万徭役过来。
     当然了,吴知府只答应征召徭役。
     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是沿河县负责的。
     宋天赐把梳理竹溪事情宣传了出去,还说了要打造功德碑的事情。
     县上富户有所响应,可聚集的银钱不多,只有四千多两。
     按照计划,这一次会征召六万徭役,时间是一个月左右,需要投入的资源不少。
     有州府出面,抽调六县三万徭役;沿河县则是县衙出面,同样要征召三万徭役。
     光是六万人一个月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不少银钱,单这一项,花销就是十万两银子往上。
     赵清虎有点懵,的确,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需要花费不少。
     十万两他倒是拿得出来,只是,原本他计划是要给工钱的,不能让人白干啊。
     “十万石粮食啊!”
     心算一番,六万人一个月需要的粮食就是个天文数字。
     十万石粮食啊,这就是将近十万两银子。
     而且,即便有钱,也不好弄来十万石粮食。
     “赵叔放心,府尊已经同意计划上报,若是巡抚大人同意,便能动用我们沿河县今年的赋税粮草,十万石不是问题。”
     赵清虎扶额,自己把问题想得简单了。
     原本想着,有几万两银子已经足够。
     没想到,这算下来,光是照顾六万徭役一个月的吃食就需要十万两银子。
     再发工钱,就算是征召的徭役,一个人工一天二十文,那也是三万多两银子。
     好在事情还有回旋余地。
     若是县衙能出粮食,那等于承担了最大头。
     剩下的,三五万两银子,赵清虎不在乎。
     实在不行,他就从县衙购买十万石粮食。
     十几万两银子,便算是他赵清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毕竟,侯三山可是给他留下了十几万两银子的财富,用在这上面刚刚好。
     “无妨,若

第226章 阁楼完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