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哪一项都得实打实操心。
先说说生产保温管吧。这活儿看着不算最复杂,但讲究的是精细和规范。
从原材料进场就得盯着,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都得符合标准,一点马虎不得。切割、缠绕、发泡,每一道工序都得跟上进度,还得保证质量。
有时候客户催得紧,车间里的机器就得连轴转,工人们轮班倒,我也得在旁边盯着,生怕哪个环节出点岔子。
毕竟这保温管是要用到各种管道保温工程上的,质量不过关,不仅砸了厂子的招牌,还可能给客户带来安全隐患,那可担当不起。
再就是外出工地补口。这活儿可比在厂里生产辛苦多了,完全看天吃饭。
保温管在工地连接的地方,得做好补口处理,不然热量流失不说,还容易受潮损坏。
工人们得背着工具,在工地上来回奔波,有时候是在暴晒的露天场地,有时候是在狭窄的地沟里,环境别提多恶劣了。
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更是难上加难,既要保证补口的密封性,又得注意自身安全。
我时常得跟着去工地看看,协调各方的进度,解决现场遇到的突发问题,比如材料不够了,或者补口的工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天跑下来,浑身都是土,累得只想瘫在椅子上。
要说最让人费神的,还得是生产生物质颗粒。这活儿工序最多,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
首先是过筛子。原材料大多是秸秆、木屑之类的,里面难免会混进一些杂质,比如小石子、金属碎片,还有一些比较大的硬块。
过筛子就是要把这些东西都筛出去,不然不仅会影响颗粒的纯度,还可能损坏后面的机器。筛子得定期清理,不然筛孔被堵住了,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时候原材料比较潮湿,还会结块,工人们就得用工具把结块敲碎了再筛,光是这一步,就够忙活的。
过了筛子,接下来就是烘干。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
水分太高,压制成颗粒的时候容易粘连,成型效果不好;水分太低,原材料又太脆,容易碎,同样影响颗粒的质量。
烘干设备得时刻盯着,温度、湿度都要精准控制。有时候一批原材料的水分不均匀,还得分批烘干,反复测量,确保每一份材料都达标。烘干后的材料还得冷却一下,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期间也得小心,别让材料再次受潮。
最后就是进入颗粒机压制成型了。这可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一步。
材料进入颗粒机后,通过模具被挤压成圆柱形的颗粒,出来的时候还带着温度。
得检查颗粒的硬度、长度是否符合标准,有没有出现断裂、变形的情况。颗粒机的模具和压轮是易损件,得经常检查磨损情况,及时更换,不然生产出来的颗粒质量就会不稳定。
有时候材料的配比不合适,还得调整配方,反复试验,直到生产出合格的颗粒。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厂子,二十六个人要撑起这三项工作,每天都跟打仗一样。
但看着产品一批批生产出来,客户满意的反馈传来,心里还是挺踏实的。虽然累点,但这就是咱的营生,得好好干不是?
喜欢。
第214章 厂子防疫阶段(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