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5章 回到春城[1/2页]

暗刃如锋 喜闻乐见的高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40年的秋辔金铃,宋志一家三口终于踏上滇池的土地。
     滇缅公路的盘山道树刚被远征军的车队碾过,红土里还混着轮胎焦痕,呈贡山区泡桐反射出光泽。
     而春城的天蓝得沁人,像被防空警报擦洗过的晴空。
     云絮懒散地挂在龙门顶上,倒映在滇池——那里浮着新贴的“节约献金”标语,漆字未干。
     街道两旁的梧桐叶簌簌地落,青石板上忽有穿军靴的学生跑过,挎包露出半本《论持久战》毛边书页。
     忠爱坊的飞檐下,修补墙报的匠人正用糨糊黏贴“抗战必胜”的铅印传单,父亲低声道:“连石狮子都勒紧了缰绳。”
     小巷里,蓝布衫妇人推门时带出火盆的松烟香——这是为躲避空袭囤积的柴火。
     她塞给小妹一块“照像馆代食券”,指着墙上的“努力训练”军训告示笑说:“娃娃们帮忙挖防空洞,把地气都挖甜喽。”
     暮色中,金马坊突然停电,却点了一院子的桐油灯,映得破酥包上的糖馅,像流离中淬出的蜜。
     ?一家三口转过街角,窄巷里飘来邻家蒸土豆的焦香,混着潮湿的霉味。
     父亲突然停住脚步,把儿子举上肩膀看墙根新贴的告示——墨迹被雨水洇开大半,只能辨认出34;征34;、34;棉衣34;几个字。
     孩子的笑声像小钢针扎进母亲心里,她摩挲着包袱里那件拆改过三次的旧棉袍,想起北地初雪时丈夫把最后半袋面粉换回煤球的夜晚。
     黄葛树的枯叶突然簌簌作响,三人同时绷直了背脊。
     父亲下意识用身体挡住妻儿,却发现是只瘸腿野狗在翻捡垃圾。
     儿子挣脱下来把吃剩的半块荞麦饼掰给它,母亲趁机把颤抖的手按在丈夫衬衫第二颗纽扣上——那里别着枚生意的校徽,硌得掌心发疼。
     尽管儿子还是饿得肚子“咕噜噜”,但是仍然没有说出什么。
     而夫妻两个摸索着空落落的口袋,心里充满了沮丧。
     宋志看着一家三口的落寞,感同身受。
     宋一飞快步上前,将自己兜里仅有的十三块法币,拿了出来,交给了有些怯懦的小孩子。
     年轻的父母,有些不舍但很坚决的拒绝着,而宋志又拿出二十块大洋,交到年轻父亲的手里,嘱咐着说道:“吃一顿饱饭,拿好钱,赶快去城外的呈贡山,哪里有招工。”
     夫妻有些惶恐的握着手里的现大洋,嘴里却说着千恩万谢的话语。
     此时的春城,已经成为全华夏的大后方,像这样的忙于安家的各地人口很多。
     抗战爆发后,蓝党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持续超发法币,1940年已进入通胀加速阶段?。
     而狡诈卑鄙的倭寇,1938年起大规模伪造法币,1940年10月前后已通过假钞套购物资并扰乱金融市场。5元面额假钞被大量投入流通,直接削弱法币信誉?。
     法币虽名义上与王国币挂钩(1元法币=1先令2.5便士),但战时外汇储备枯竭,汇率难以维持。1940年法币实际购买力较1937年下降约60%?。

第345章 回到春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