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的春城已笼罩在冬雾中,行营参谋长家的朱漆大门却亮起灯光。
铜铃铛响过三巡,穿将校呢大衣的军官们鱼贯而入,军靴碾碎青砖落叶。
客厅里,留声机嘶哑地唱着《夜来香》。
参谋长的倭寇留声机在敌机轰炸后成了稀罕物,此刻正被七八双眼睛盯着,唱针划着胶片的刮擦声像在锯神经。
副官捧来一筐宣威火腿,刀刃贴着霜白的肥肉切下时,有人突然说起滇缅公路的炸毁,油星溅到冰裂纹瓷器上。
东北调的女学生递来紫陶茶壶,壶嘴的水汽模糊了墙上马上刻有常校长肖像的绶带。
参谋长转动手中的翡翠怀表——那是去年长沙会战的战利品——表盖内侧嵌着死去的飞行员照片。
当《松花江上》的旋律意外从唱机里漏出时,所有举到半空的酒杯突然冻结,窗外的警报声像要撕开天鹅绒窗帘。
出身黄埔的贺天举中将,做为行营参谋长,是常校长嫡系,对于常校长忠心耿耿,被常校长特意调派来牵制海主席的。
贺天举1904年11月28日生于陕省米脂县,出身地主家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北伐、长城抗战等战役?。
抗战期间指挥昆仑关战役,击毙倭寇旅团长中村正雄,被誉为“机械化作战典范”?;
1942年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虽因战略分歧导致撤退损失惨重,但展现独立指挥能力?。
其军事指挥战术灵活?,擅长迂回包抄、步坦协同,昆仑关战役中通过侧翼突袭取胜?。
?治军严谨?,注重训练与纪律,第五军在其领导下成为蓝党王牌部队?。
?作为常校长嫡系,多次临危受命(如掸邦撤退、东北战场筹),但部分决策(如拒绝撤往天竺)引发争议?;
被誉为“黄埔虎将”“救火队长”,军事才能突出但受制于政治环境?。
1940年12月春城行营的成立与抗战争时期西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
随着倭寇加强对滇缅公路的封锁(1940年10月成立“滇缅公路封锁委员会”),蓝党政府需强化云南防务以保护这条“抗战生命线”?。
同时,常校长与滇省地方实力派海主席的矛盾加剧,中央军陆续向滇黔、滇桂边界集结,春城行营的设立也是中央加强对西南控制的重要举措?。
行营重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协同第九集团军防守滇越边境,并筹备卫勤工作以应对可能的战事?。
1941年后,其职能进一步扩展至滇缅公路沿线驻防及春城地区军事调度?。
行营的成立标志着蓝党政府中央对西南边疆军事管控的强化,同时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下央地关系的复杂博弈?。
其运作直接关联滇缅公路的防空与运输保障,对维持国际援华通道具有战略意义?。
春城行营作为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重要军事
第368章 滇省局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