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消息传出去,让帝国在印度的所有探险家都集合起来,组建探险队伍——十几个人也好,二十几个人也罢,只要愿意参与,都可以加入。告诉他们,这次的‘探险,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印度北方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平日里以“探险”为名,实则四处掠夺的日不落国探险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个个兴奋不已。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争先恐后地组建队伍,有的人甚至连夜收拾行李,准备即刻出发。在他们出发之前,不少印度朝拜者曾向他们透露:
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侧,有一个神秘的国度,那里有一座美丽的宫殿,宫殿内的每一件器皿都是用纯金打造,屋顶、地面和墙壁更是金碧辉煌,仿佛一座用黄金堆砌的城堡。
这样的描述,让探险家们对华夏的土地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在他们眼中,那片遥远的东方土地,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是一座等待他们掠夺的宝库。
很快,一支支规模不大却野心勃勃的探险队伍,便从印度北方邦出发,朝着华夏的边境进发——一场以“探险”为名的掠夺行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华夏京都,紫禁城旁的一处驿馆内,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庭院里的海棠花正值盛放,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驿馆的正厅内,李三正坐在红木桌旁,与高卢国使者米尔希特,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青花瓷茶具,热气腾腾的茶水从茶壶中缓缓流出,在茶杯中泛起细密的涟漪。
“我亲爱的李三先生,能够再次见到您,真是我的荣幸。”
米尔希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身着法国宫廷的礼服,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勋章,语气中满是客气。作为法国派驻华夏的使者,他深知此次前来的目的——为了赎回被华夏俘虏的两万多名高卢国士兵,他必须与李三达成协议。
“米尔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李三笑着回应,他抬手示意侍从为米尔添茶,
“我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尽地主之谊。快请用茶,这是我们华夏南方特产的碧螺春,口感清甜,您尝尝看。”
米尔希特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好茶!果然名不虚传。”
他放下茶杯,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李三先生,关于贵国提出的赎回俘虏的条件,我国皇帝已经同意了。不过,有一件事想与您商量——不知道贵国能否允许我们用等价的物品,代替金币来支付赎金?”
在米尔看来,高卢国皇帝算是比较开明的统治者——既然士兵们已经被俘,付出一定的代价将他们赎回,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与贪婪的日不落帝国相比,高卢国更愿意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强硬对抗。
听到米尔的提议,李三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认真思考。但实际上,他的心中早已乐开了花——赵国强之前刚刚提出用粮食来缓解军需压力的计划,李三正愁如何解决粮食缺口的问题。
要知道,华夏此时正值战后恢复期,粮食产量本就不高,要供应几十万军队的口粮,对李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今高卢国主动提出用物品代替金币,这正好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毕竟,对于华夏而言,粮食远比金币更加重要。
李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米尔先生,您的提议确实有些突然,我需要考虑一下……”
他故意停顿了几秒,看着米尔略显紧张的表情,随后才露出笑容,
“不过,贵国能够如此有诚意,我们也不能不通情理。既然高卢国态度良好,那我们基本同意您的这个请求。”
“太好了!感谢李三先生的理解!”米尔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知道,只要能达成这个协议,自己回到高卢国后,一定会得到皇帝的嘉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我们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那接下来就该谈谈粮食的价格了。”
米尔立刻切入了下一个话题,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李三先生,您觉得,这些粮食应该按照什么价格来计算呢?”
李三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缓缓说道:
“米尔先生,首先我要说明一点,这次的赎金涉及两万多名俘虏,所需的粮食数量极大,属于大宗采购。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大约十个铜板能买到一斤粮食。不过,考虑到我们这是大量交易,价格上总得有所优惠吧?我觉得,十个铜板买两斤粮食,这个价格应该比较合适。”
他的话音落下,米尔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这个价格,几乎相当于市场价的五折,比他预想的要低得多。
但米尔转念一想,若是按照华夏提出的原价,法国需要支付的金币数量高达两百万枚,这对法国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用粮食来支付,虽然单价低了一半,但可以分月支付,这样既能减轻法国的财政压力,又能尽快将俘虏赎回。
米尔在心中仔细权衡了利弊——虽然价格低了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交易对高卢国还是有利的。
而且,外国人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在米尔看来,李三提出的这个价格,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若是自己再讨价还价,反而可能破坏双方的合作氛围。
想到这里,米尔深吸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李三先生,您提出的价格确实有些超出我的预期,但考虑到双方的诚意,我同意这个定价。不过,关于粮食的交付时间和方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没问题。”李三笑着说道,“我们可以根据贵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交付计划,确保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李三是万万没想到这三言两语间就将原本看似复杂的事情谈成了。
喜欢。
第449章 粮食换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