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龙太子无奈巡边境楚仙长弄法招孤魂
且说宝钗打定主意不让夫家占去钱财,先写封信回去,只道自己已经办下船引,南下花费颇多,将来出港赚钱,必定能补贴家用,暂且将夫家稳住。
哪知信件寄出去不久,宝钗下嫁那户人家回信,说是家中太太做主,已是纳了宝钗夫君的表妹为妾。
莺儿知道气得心口发疼,什么狗屁读书人,都是一群道貌岸然的货色!
宝钗依着计划,一艘船只运送寻常物件出海,而另一艘船引却走运河,单做自己的生意。
京中之人万万想不到,林大人办的船引可以走远洋海运,内河自然也走得。
林如海在南边也算有点政绩,唯有某位太子,每日里不当人,就算黛玉知道他的身份,还是乐呵呵当只小猫儿,和黛玉一处吃一处睡。
那日楚彦受日理万机的兄长之托,来找太子殿下商量点事。
小猫儿穿着自己男娃娃的新衣裳,正雄赳赳气昂昂在院子踱步。
楚彦将他拦住,无奈懂道:“太子殿下,您好歹是太子殿下,总不能一日日做猫做上瘾,也该关心关心国家大事。”
某只猫儿竖直的尾巴耷拉了下来,他怎么忘了,自己这回过来,还有一样任务是视察海防!
他晃了晃身子,将自己猫咪新衣裳脱下来,“知道了,我去就是。”
小猫咪恋恋不舍,在黛玉脚边蹭了好几个来回。
“喵,”玉儿,我要出门几天,记得想我哦!
马上就被楚彦拎着出门,上车,队伍开拔!
怀瑾太子坐在马车上郁闷极了,心都跟着堵了大半,好似如今阴沉沉要下雨的天气。
本来若是视察海防,他化成龙身,一日就能看个来回。
可是现在为了配合一群凡人,便只能慢悠悠坐着马车,各处巡视,一去就是一个月,未免也太长。
怀瑾太子与林大人出巡不久,城中便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虽说南边与京中风俗差了不少,可走过这么地儿的莺儿也没听过这等骇人的事。
莺儿听了这事,第一时间便与宝钗分享:“奶奶,我今日去外面买东西,听说先前林大人为了建商港,移开的那些牌坊,前日里被雷劈了,四分五裂的,周围草都烧焦了!”
宝钗如今租的屋子就是改造过的牌坊街,十字路口那儿还留了一个牌坊的角石,她临窗看一眼那块凸起的石头,冷淡道:“劈了就劈了,咱们这边近海,时常打雷下雨,万一是赶巧了?”
莺儿见姑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眼睛瞪的老大,又继续道:“奶奶可还记得咱们去和官府要船引的时候,有个赵家是此处老乡贤,子孙占了半个城那一户。原先这条街半数的贞洁牌坊,都是他族中人的。我听说,赵家要进京告御状,说是林大人不贤,老天降下天雷。”
宝钗听完,心头冷笑,林如海还叫不贤?
那些人嘴上告御状,不过是记恨林如海拆了他们族中女子的牌坊罢,扯什么老天爷,老天爷真没这么闲。
莺儿见自家奶奶不将此事放在眼中,讷讷退下,又另做其他事去。
城中的流言越传越邪乎,如今已是到了林大人一回来就会被满门抄斩的地步。
楚彦万万没想到,这些凡人竟是把雷电这么当回事,她有些懊恼:“外面流言传的要不得了,早知如此我们便不引天雷劈那东西。”
那几块石头东西,正是楚彦一时看不过去,引了天雷顺手劈掉的。
好些牌坊下都压着女子冤魂,楚彦路过听着鬼哭狼嚎心里烦,顺手做了件好事。
当下黛玉却是冷静,她这几日竟是还有心情每日都叫人去打听,流言又传到了哪里。
黛玉安慰楚彦道:“咱们不必慌张,天雷劈的又不是父亲新建的商港,他们将天雷传的神乎其神,那东西自然是劈该劈的东西。我跟着爹爹一路从京中来,却也没见过那个地方,有这么多的贞节牌坊。”
那赵家的人怎么不说是因为天雷见不得牌坊才劈的?
借题发挥。
楚彦莞尔,拍了拍黛玉的肩头。“玉儿倒是点拨了我,这赵家也不见得干净,最后却要看流言谁能杀死谁。”
不出几日,市面上又有了另一种流言,说是赵家的贞节牌坊来历不正,才遭天打雷劈。
眼看着流言传了十来个版本,时间一日日过去,人们渐渐也分成了的两派。
那日楚彦忽而叫黛玉出门,说是要带她去看好戏,在十字路口包了一间好位置,再叫上妙玉。
三人喝着香茶吃着茶点,就等好戏上演。
今日十字街口聚集了好些人,但见一群船工打扮的人,领头一名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
第 95 章 第九十五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