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李美娘入瓮[1/2页]

大明军户蹇驴儿 江南红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胡家的东西厢房,都分为两间内房,中间是伙房。分别盘着两个灶台,连接着临窗的火炕。胡蹇计划把四口隔水加温的子母锅,都安在东西厢房。
      胡蹇把已经取回的那口子母锅,先安在东厢房。胡蹇安好东厢房的子母锅后,就把老娘和杨山杏喊了过来。
      胡蹇把四个标准容量的不同木桶,和对应装量的原料,对她们解释清楚。胡蹇开始烧火添水,先用小灶小铁锅,熔化松香水。然后取来隔水加温的子锅,因为子锅按照加工五十块肥皂的标准定制。
      所以胡蹇一次性投料,6桶猪油、2桶清水、2桶碱水、2桶松香的比例,倒入筒状的子锅里。然后将子锅座在母锅内,先盖上盖子,等母锅内的水沸腾十分钟后,打开子母锅的盖子。
      只见子锅内的猪油已经熔化,温度适合溶解皂化。胡蹇小心地用木棒不停地搅拌,直到皂化的黏液,黏稠到划纹不散的状态。皂化过程整整耗时三个小时。
      标准化的工艺流程,果然省时省力,而且皂化溶解的效果更加理想。胡蹇将那筒皂化的黏液,缓缓地注入肥皂的模具内,开始用木槌仔细地敲打,将每个木格内都充实毫无缝隙。
      胡蹇把加工肥皂的每个环节,都讲解十分清楚明白。注意的事项,都重点地强调了三遍,直到两人完全记住明白。胡蹇这才满意地把松香皂送入厢房,放置冷却固化。
      俞七巧和杨山杏震撼无比,俞七巧直夸儿子聪明,简直就是个天才,怎么能想出这么睿智的法子来。
      杨山杏更是用诡异的眼神看着小叔子,心想小叔子不会精怪的化身吧!看着这一整套的标准加工器具,简直可以说是鬼斧神工,加工过程好似神灵施法,让人惊奇咋舌!
      三人开始分工合作,俞七巧和杨山杏轮流操作,用子母锅加工肥皂,胡蹇用泥盆费力的,在另一处灶台加工肥皂。同时还要照看炼化猪油。
      胡蹇有了想法,等子母锅到货,就把拆下来的四口大锅,全部并排安在正房后墙。弄块案板用于切肉,把墙角的十几口大缸,也都移到那里,规规矩矩地摆好。炼化猪肉方便照看,炼好的热油,就可以直接倒入缸中冷却。
      搭上简易的木棚,转移两跺柴火遮掩,炼油时节省体力,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晚上三人满院子乱窜,实在是累得脚都软了。胡蹇和老爹交流了下想法,老爹点头赞同!
      老爹觉都没有去睡,直接甩开膀子干去了。
      胡蹇检视这一夜的工作成绩,加工了四框肥皂,还培训了两名技术工人上岗。
      上午杨山杏兴奋地做起了老师,教未来夫君做肥皂。见到二人有说有笑一起干活,老爹老娘笑得满脸都是褶子。
      傍晚,二叔过来吃饭时,顺便把三套标准木桶和五块模具,交给了胡蹇,胡扒皮的三十文钱,可真他娘的不好挣。
      看着二叔被油灯熏红的眼角,胡蹇急忙提醒二叔,晚上光线不好,月光下按标准伐木板,白天光线好时装嵌雕刻,省的点油灯作业,把眼睛给熏坏了。胡正六点头称赞,二郎的鬼点子可真多。小时候身子羸弱,口齿愚笨,大哥有意把这傻子,过房给自己当儿子。
      自己当时是哪根筋搭错了,咋就不要呢!真是悔不当初啊!
      二天后胡蹇取回定制的三口子母锅,四口子母锅同时作业,三个时辰,就能加工八块模板。
      这效率提高,简直让胡蹇笑得嘴巴裂到耳朵后。
      三天时间,胡蹇一共加工了1200块松香皂。
      胡蹇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夜他睡得很香甜。醒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李美娘竟然在老娘的房间喝茶。
      李美娘的登门拜访,虽然有些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胡蹇相信,随着古月松香皂的销售,市场热度必然攀升。
      李美娘见到胡蹇,装作一副委屈的表情:“小哥你这招请君入瓮,实在太高明。奴家只能乖乖就范了,按小哥划下的道走了!”
      胡蹇呵呵笑道:“老板娘您这么说话,可羞杀小子了!”
      李美娘也不黏糊,直奔主题:“胡小哥,奴家想要河间府,只是囊中羞涩,提货量上小哥能否给予方便?”
      河间府?明代天津卫在静海县,静海县归属北直隶河间府。河间府距京师四百里,领二州(景州、仓州)十六县,弘治四年编户42548,人口378658。
      哦!李美娘前日连天津卫静海一县,都犹豫不决。为何转眼胃口大开,竟然想要吞下富庶的河间府。显然是松香皂的市场和利润,给了她震撼和决心。
      胡蹇爽快地笑道:“

第12章 李美娘入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