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山却说,若是乡试考中了,这事儿就不着急。
他们就是再疯也不敢对一个新科举人下手。
董煜一想也是这道理,便没有再纠结这事儿。
到了府城,五人没有任何活动,全都在房间里温书。
一直到了八月初八,乡试开考的日子!
乡试的考试地点就在零陵书院。众人凌晨就起床了,因为要去排队,接受检查,起晚了可能会赶不上进考场的时间。
乡试一共考三场,每场都要考三天。
初八入场,初九考第一场。
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
八月十二日是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要求300字以上。
第三场八月十五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一共要考九天。
这九天就窝在小小的号房里,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里面。
所以乡试考的不光是知识,还有体魄、耐力等。
要知道这是八月份,虽然说已经入秋,但是气温可不低。光是考九天就已经很吓人,更不要说还要跟自己的排泄物共处一室。
这就算了,号房一个挨着一个,前两天还好。
等到第三天之后,号房的味道不比厕所好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保持头脑清醒,辨明考题,写下锦绣文章。
所以说,读书人为什么狠?因为他们对自己就挺狠的。
董煜一行人在排队进入考场。
很快就轮到了董煜。
考篮被衙役拿过去,里面准备的吃食几乎都被揉碎了以防有夹带。衣服自然也是脱了个精光,连内衣都不给留一件。
这还算了,那衙役还用掰开了董煜的后庭看了看。
董煜强忍着把这人打一顿的冲动。
好不容易检查完了,董煜按照号码,找到了自己的号房。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
里面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董煜带来的吃食只有两样,面条和馒头,外加一竹筒清水。不过看眼下这个情况,面条是别想了。水只能烧开了用来解渴。至于吃饭,就吃烤馒头吧。
叹了一口,董煜盘膝坐下。
今天虽然进了考棚,可是并不能开始考试。
明天一早试卷才会发下来。
所以参加乡试的这些平日里高人一等的读书人,只能空坐在号房里苦等。
能不能下午再来呢?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没人这么做。
虽说只要今天进入考场便可以参加考试,但是书院中午的时候就把大门关了,到时候你没有进来,书院也不会给你开门的。
这算是个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了。
因为起的比较早,董煜在整理好了自己的东西之后,便将两张木板拼起来,直接睡觉。
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毕竟是个挂逼。
第95章 乡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