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策论也要有所建树;三来.....
时务策必有一道是应用到算学题目的。
这才是最难的。
八月十二,第二场开始。
这一场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很是容易。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整个考棚已经臭不可闻了。董煜虽然早有准备,让婉君表妹用棉花做了鼻塞,但仍然被熏的头昏脑涨。
等到第三场的时候,董煜甚至都不想答了。
实在是太恶心了。
可是不答也没办法,就算不答也得在考棚里坐满三天。
五道时务策发下来,董煜一一查看。
第一题:试论天下弊政
第二题:如今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想要正士风以复古道,何如?
第三题:诚者,天德之本而圣性之源也。
第四题:水利之兴,其来尚巳
第五题:积贮之法,筹之以素而用之以时,意至厚也...
第五题展开还有不少资料,答卷的时候,要用上资料上数据,进行一些计算。当然了,这种计算的难度,全看你自己了。
算个总数盈余也可以,复杂一些也行。
董煜将五题都看下来,眉头皱了皱。
题目有点儿难啊。
第一题试论天下弊政。这就是个送命题,吹大齐鼎盛,繁花似锦肯定是不合题意,可是要是真的头铁把问题都写上,那肯定也是不得分,其中分寸,很难拿捏。
第二题就更不用说了,这题目就差指着读书人骂了。这一题要是答不好,比上一题更糟糕。因为阅卷的可也是读书人啊。
第三题和第四题倒是简单,都是常见的题目。尤其是第四题,董煜在爬文士塔的时候,还就斑竹水利回答过呢。现在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回答这种题目很是自如。
最后一题对董煜来说,不算困难。这一题最难的就是计算部分,剩下的只要根据计算结果来写文章就行。他最不怕的就是这个。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题怕是要了老命了。
大齐皇室重视算学,还把算学纳入了科考。可是在这之前,算学可称不上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本朝读书人虽然因为科考的缘故对算学重视了一些,但终究只是当做旁门左道。
精心钻研的没有几个。
哪怕是各大书院,也没有太把算学当回事。
就好像后世的大学一样,四书五经才是必修课,剩下的都是选修课,公选课。你想学,书院里有人教,不学也没人逼你。
董煜盘算了一下难度之后,打算从最难的题目开始着手。
第二题:如今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欲正士风以复古道,何如?
简单地说就是现在的读书人不太行,没有古代哪些读书人这么有规矩了,如果想要让所有的读书人都收归,该怎么办?
董煜觉得这种事情,其实就是惯得。
从前朝开始,国家便善待士人,说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董煜虽然是受益者,但也知道,这样继续下去,国家早晚会灭亡于文人之手。优待读书人,这没问题,哪怕是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那些高学历的人不也受到优待了吗?
但,得有个度。
也要有章法。
董煜的想法很简单,有权利就要履行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那这权利就别要了。
顺着这个思路,董煜开始揣摩字句,组织文章。
第96章 第一场考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