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段,四合院告别了没钱的状态。
      在人们满足了食品、服装、电器等需求后,开始追求汽车、住房等这些消费品的需求。
      现在人人都在追求这些,也是一种提升啊。
      不过自从厂子有钱了,下面的人,也逐渐开始偷懒了,不好好地工作。
      尤其是刚刚招来的新工人,有了优渥的待遇,反而变得游手好闲的。
      老李很是看不惯,于是打算大整顿。
      吴副厂长脑子很灵活,他建议旁敲侧击地制定一些制度,在合理化范围内,更容易让别人接受。
      比如任务量,以及工时,这些通通都要跟薪资挂钩。
      这样一来,被动的就变成了工人们。
      让他们能够自己把工作效率提高起来。
      而不是让领导去催促。
      这样的话,懒散的风气,就会减弱好多。
      大家都在忙碌充实的状态当中,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厂才能在这种氛围下,创造大的收益。
      老李听吴副厂长这么一说,觉得自己的强压也会让员工们不舒服。
      吴副厂长这个提议,倒是可以试试看,也许可行也说不准。
      于是,第二天,由老吴,也就是吴副厂长去执行这个政策。
      起初,工人们都是极不情愿的,都有怨言,不愿意给自己定目标。
      不过很快的,奖金激励说出来,大家还是有些动摇的。
      毕竟谁能不爱钱呢。
      于是有人站了出来,接下了任务指标。
      完成任务后,奖金就会到手。
      果然有第一个人,就有第二个,一直这样延续。
      第一天的任务,最起码按小组分配出去了。
      先看看团队协作力,之后,在潜移默化中,大家的合作意识增强。
      无形中,促进了整个团队的成长。
      也多了互相约束和制约。
      自然,更是要选出真正优秀的团队,来起带头作用。
      这样,同级之间的竞争,会让他们的状态积极起来。
      在这种驱动力下,人们果然一个比一个积极。
      工厂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忙碌状态,不再慵慵懒懒的了。
      这才像个厂子。
      老李看着大家都动起来了。
      走过来,欣喜地看着老吴,“可以啊,兄弟,有两把刷子,走,咱吃顿好的!”
      吴副厂长扭头看着老李:“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嗨,到时候放开了吃!”老吴笑笑地看着老李。
      或许,一条心的人就是这样。
      从来不会计较谁是谁的,只会齐心协力想把一件事完成好。
      他俩都是一类型的人,既能想到一块儿,还能彼此之间弥补不足。
      这样,就能看到对方看不到的地方,把一些东西更完善,做到最好!

第112章 接着搞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