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嘉也走了出来,对王允提出了建议,“听闻蔡瑾参加过镇压黄巾,曾在皇甫将军麾下任过职,便让他去辅佐皇甫将军。”
太尉马日?也说道:“吕布和李肃都是董卓旧部,难免为戴罪立功多造杀戮。蔡瑾乃蔡中郎之子,也是我儒门的学生,可助皇甫将军监督其行为。”
马日?是大儒马融的族孙,年轻时就继承了马融的学说,并且与蔡邕的关系非常好。
三公中的两个都已赞同,司徒王允也没办法反驳,只能应允蔡瑾的请求。
太尉马日?直接开口道:“蔡瑾,你本就是是光禄勋属官,现令你兼领虎贲卫左陛长。虎贲侍郎太史慈,在讨董之战中奋勇在前,居为次功,现擢升太史慈领虎贲中郎,随左陛长蔡瑾同往媚坞,听从皇甫嵩将军的调遣。待此间事情一落,本官及众同僚便奏请陛下,予以实际嘉奖。”
蔡瑾当即答谢道:“多谢太尉大人,多谢诸位大人,末将领命。”
蔡瑾以左仆射兼领左陛长,两个官职是平级的六百石,但左陛长却是实权之职。
但多了一个“领”字,则是暂时代理这个职位。
太史慈从秩比四百石的虎贲侍郎,升为秩比六百石的领虎贲中郎,同样是暂时的代理职位。
这样做,只是因为太尉没有实权,无法真正给人以升官,需要提交上去由皇帝批准。
说白了,三公地位虽然崇高,但就是皇帝的三个特高级顾问,什么实权都没有。
但即便是特高级顾问,也不耽误麾下有忠心于他们的实权人物。
“多谢太尉大人和众位大人的提点。”
太史慈持戟上前,对着马日?等大臣施礼答谢。
马日?把蔡瑾和太史慈都给推出来,自然是有一部分送蔡邕人情的缘故。
现在有了实际的兵权,蔡瑾便带着大队人马,和太史慈一同赶往了媚坞。
看着蔡瑾和太史慈离去,王允却诧异的皱起眉头。
那个将董卓打倒的小将,竟然就是蔡邕的那个准女婿?
这些日子虽然有听闻,但王允却没见过太史慈。
愁啊,看来今日这功劳的大头,全落在蔡邕一家人身上了。
王允思忖着,便瞥向蔡邕,心道:这个一直秉承中庸之道的老家伙,此次为何会表现的一反常态,主动为铲除董贼如此出人出力?
而且,蔡邕之子蔡瑾,又是如何潜伏到董卓身边的?
难道是绣衣使者安排的?
咦,对了,那个身为绣衣使者的公孙姑娘还在媚坞吧?
在王允转着心思时,蔡瑾和太史慈已经率兵出了长安。
蔡瑾抬头看了下天气,便对太史慈说道:“那吕布和李儒为取功劳,定会对董氏族人大开杀戮,甚至波及到其他人,我们定要及时阻止。董氏族人死不足惜,但不能牵连到别人,不然与董贼有何区别。”
“不是有御史中丞皇甫大人在吗?”太史慈问道。
“皇甫大人年事已高,恐怕难以约束他们。”蔡瑾神色担忧。
“好,那我们快走。”
太史慈回过身,对虎贲卫喊道:“众将,全速前进。”
“诺!”
稀稀拉拉的回应,让太史慈皱了下眉头,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蔡瑾侧头瞥了一下,也察觉了些许问题。
看来这些虎贲卫,并不服气太史慈,甚至也不服自己。
第40章 蔡氏居首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