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暗掌乾坤,过灼则燃[1/2页]

三国:绝色猛男,开局扮演貂蝉 池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禄勋,旧称郎中令,总领宫内一切,属官多,机构组织庞大,地位也非常高。
      五官中郎将,为光禄勋的副职,主管光禄勋麾下所有郎官。
      如此大的权柄,怎么可能交到蔡瑾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手上。
      司徒王允从一开始,就只是画了一个超级大饼,然后象征性的给了个太中大夫的闲职。
      太中大夫,若是在平时,确实是高官,也并非闲职,。
      大夫们职掌论议、顾问应对,随时准备依皇帝诏命行事。
      各种大夫不仅和博士一样“承问答”,当顾问;而且职掌“言议”,实际是高级参谋,许多重要制度法令的谋议与制定多与他们有关。
      如贾诩的祖上,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就是太中大夫,而晁错、董仲舒曾担任中大夫。
      此外,光禄大夫以下往往可以加官为“给事中”或“侍中”,成为皇帝近侍之臣,则其职权更大。
      光禄大夫,在众大夫中地位最尊,其次就是太中大夫。
      可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无数,大夫已经成了摆设,所以就成了一个闲职。
      在众大臣们讨论之中,便给了蔡瑾一个加了“虎贲都尉”的官职,并置属官两人,为虎贲中郎将麾下副职,主管虎贲骑兵,俸禄为秩比两千石。
      也因此,原本掌管羽林骑兵的骑都尉,也被更名为羽林都尉。
      蔡瑾第一次上殿面圣,就催生出了两个从未有过的官职,已经是创造了前所未有之事。
      殿上的一众大臣,看着蔡瑾的眼神,都显得有些古怪起来。
      而最为不满的人,则是持反对意见的王允。
      可惜,如今的蔡氏父子太得人心,支持者要远超过反对者。
      此事定下后,虎贲侍郎领虎贲中郎太史慈,也得到了小皇帝的召见,归入了蔡瑾的虎贲骑,并新设虎贲左右监,职同羽林左右监,俸禄均为秩六百石。
      经此一事之后,虎贲卫的威势便要胜过羽林卫一筹了。
      虎贲卫自中郎将以下的官职,都是比羽林卫要低一级的。
      如今,新设的虎贲官职,已经和羽林卫等同。
      虎贲卫能做到这一步,全是蔡瑾和太史慈的功劳带来的。
      这种荣誉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让虎贲卫的声威首次盖过羽林卫。
      一直以来,那群羽林孤儿自诩天子近卫,又因为是忠烈遗孤,所以总是压着其他三卫,处处都要抢先其他三卫一步。
      而虎贲卫、北宫卫和南宫卫,又完全拿这群羽林孤儿没办法,只能忍着。
      毕竟是一群孤儿,总不能欺负孤儿吧?
      对于今天的事,虽然蔡瑾分了一部分虎贲中郎将的职权,但虎贲中郎将也是乐见其成。
      蔡瑾的虎贲都尉就算分权,也还是归虎贲中郎将统领,还帮着分担了管理骑兵的任务。
      在太史慈被召见时,蔡瑾被特许站到了父亲蔡邕的身边。
      而借此机会,蔡瑾递给了蔡邕一根竹简。
      蔡邕低头一看,脸色当即大变。
      竹简不大,可上面的内容,却让蔡邕动容。
      “荐士孙仆射迁尚书令,绣衣直指,阅即焚。”
      让蔡邕动容的并非举荐士孙瑞,而是这根竹简是蔡瑾带过来的。
      蔡瑾和绣衣直指御史有联系?
      这一刻,似乎所有对蔡瑾的疑窦全解开了。
      原来蔡瑾所作的一切,都是受了绣衣直指御史的指使。
      可是,绣衣直指御史为何不直接向小皇帝谏言呢?
      又为什么,不直接传信给自己,而是让蔡瑾转达呢?
      蔡邕藏起竹简,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尚书仆射士孙瑞。
      似乎察觉到有人注视,士孙瑞也看向了蔡邕,并且友好的点头示意。
     &

第47章 暗掌乾坤,过灼则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