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在分别召见几位主要功臣后,接下来便是朝堂官员的洗牌。
那些由董卓调任,但如今已经空缺的职位,陆陆续续有人填补进来。
尚书令杨瓒,升迁为城门校尉,秩比两千石。
当初杨瓒就是护羌校尉,同样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迁任尚书令可以说是降职。
尚书令权力虽大,但只是秩千石的职位。
此时尚书令空下来后,蔡邕就自然的走了出去,举荐尚书仆射升任尚书令。
士孙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为举孝廉出身,起家鹰鹞都尉,迁执金吾。
后来经过蔡邕、王允的举荐,短暂迁任为南阳太守,但调兵之事被董卓察觉怀疑,便擢升为尚书仆射。
蔡邕的举荐,让王允不满。
想要掌握大权,这尚书令至关重要。
本来王允是讨董功臣之一,想要兼职尚书令,也不会有人反对。
可没想到,蔡邕竟然先走了出来。
随着蔡邕的举荐,太尉马日?、司空淳于嘉、太常种拂、卫尉张喜,甚至是御史中丞皇甫嵩,全都出声表示支持。
士孙瑞本想谢辞,但终究还是被推为了尚书令。
站在大臣的队列中,看着这一幕的发生,蔡瑾却在心中暗笑。
没想到,如今的自己,也有在暗中掌控朝政的能力了。
虽然无人知晓这是自己的手笔,但也有了一种掌握乾坤的感觉。
但蔡瑾也知道,做能到这一步,都是因为绣衣直指御史的身份。
而绣衣直指御史的权力和特殊性,则是得自于刘汉皇室的授权,实际上跟自己没啥关系。
若是被眼前这群大臣知道,暗中搅动风雨的绣衣使者,就是站在朝堂边缘的蔡瑾,定会把蔡瑾按在地上摩擦。
蔡瑾长叹了口气,即便父亲是蔡邕,底子也依然太薄,谁让蔡邕只是个文化人呢。
上面坐着的小皇帝,此时也明显困倦了。
毕竟只是个孩子,能坚持着坐一天,也着实是有毅力。
十几岁的小孩子,哪个不是天生好动喜欢玩的。
大臣们纷纷退去,蔡瑾刚出未央殿,便有尚书台的吏曹官员找上来。
吏曹便是管官的官,于魏晋时期改称吏部。
“蔡都尉,年少有为,恭喜升迁。下官乃尚书台掾属,现任尚书左丞秦风,敢问蔡都尉麾下属官,除了虎贲左监太史慈,虎贲右监以及虎贲左右监丞,不知都尉可有人选?”
听了秦风的话,蔡瑾这才明白,他是跑来登记名册的,“右监暂时没有,至于左右监丞,就虎贲队率安山和田康担任吧,回头我会去找虎贲中郎将请示的。”
“这样啊,下官记住了。”
秦风左右看了看,便对蔡瑾示意道:“借一步,有人让下官跟您带句话。”
带话?
打量一眼秦风,朝左右看了看,蔡瑾笑着问道:“什么话?”
“四个字,过灼则燃。”
说话时,秦风还伸出手,将字依次写下。
“过灼则燃?”
蔡瑾一愣,眉头微皱。
“是的,下官告退。”
秦风拱了拱手,转身快步离去。
望着离去的背影,蔡瑾眯起了眼睛。
“灼”字何解?
一为烧,烫;二为透彻,明白;三为明亮。
秦风背后的人,倒是非常透彻,也非常的敞亮。
理解了对方的意思,蔡瑾心中颇有感慨。
这算是在投桃报李,给予的些许指点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尚书令,士孙瑞!
第47章 暗掌乾坤,过灼则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