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对方的火力,每每都有少量的损伤,一旦稍有较大的损伤,双方都会主动拉开距离,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米盟联军在海上节节败退,米盟联军见没有翻盘的机会,只能退守米国与西兰国之间的米伦海峡,暂时保证米国与西兰国,还有大荷国之间物资供应。西洋成了同盟国的天下。陆上方面,同盟国于1936年6月发动了荷尔普斯战役,算是策应大唐的渡河战役,双方共投入了300万军队,历时3个月,双方共损失了100万人左右,同盟国最终打败了米盟联军,占领了半个大荷国的领土,还有西兰国部分领土,但大荷国并未投降。由于在陆上和海上同时胜利,让蒙罗西部的小国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纷纷加入同盟国,使得同盟国控制了蒙罗洲西部大部分,蒙雨内海也被部分控制,使得米盟集团海上运输线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而使同盟国气势大涨。
虽然米盟联军连续的失败,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达到摧毁米盟集团能量,米盟集团仍旧强大。海军方面,米国仍有七支舰队,四支在东洋三支在西洋,其中西洋方面的第七舰队,正在配合星条国的两支舰队对抗墨巴国在西洋的两支舰队,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旦合在一起将无敌于各大洋;在打败大唐海军后,米国又将一支舰队调回蒙雨内海,保证海上运输畅通;仍旧实际控制着东洋和南洋;在三大洋都有大型的造船厂,共有九个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还有不少的中型和小型造船厂,只需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可以造出三支强大的舰队,拥有着足够短的恢复能力;在西洋的弱势,使得米开始重视潜艇,开始疯狂建造潜艇,每月都有10艘潜艇下水。陆军方面,米国已经招募到1000万军队,可建造1万装甲车,机械化部队达三成,随时都可能将战争翻盘。空军方面,米国已经生产出1万架飞机。飞机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特别是海战方面,一旦战列舰被摧毁,想要短时间再造一艘,相当困难,而飞机就要简单和快速的多,同时战斗力也不弱,一架飞机只要10万元,能轻易摧毁一艘护卫舰或驱逐舰,而一舰航空母舰也比战列舰便宜的多,建造的速度也要快的多,就算财大气粗的米国也不得快速转行,疯狂的建造航空母舰和飞机,计画建造30艘航母和2万架战斗机。同时还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储备。另外还有强大的西兰国相助,每年至少可建造1支舰队,装甲车可造3000辆,飞机可造5000架,机械化水准也达到了三成。
蒙罗洲西部的同盟国方面也不弱,每年可建造4支舰队,飞机可造2万架,可造2万辆装甲车,机械化率达到了五成。北典、西园、波罗三国本就是强国,他们又联在一起,可以集中力量全力对抗米盟联军,这就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而米盟联军必须分兵作战。
1936年11月,趁米盟联军还没有缓过神来,同盟国又发动了鹿特仁战役。同盟国投入了空前的500万军队,1万架飞机,1万辆装甲车,近半数是机械化部队。一旦鹿特仁被占领,大荷国也将灭亡,所以米盟联军迫于无奈,只得全面应战,匆忙投入了300万军队。在同盟国闪电突袭下,米盟联军节节败退,短短7天时间就只剩下鹿特丹和周围一片不大地方,损失兵力达到100万之多。此战终于将米国惹火了,集结了全国余下的500万军队准备报复,其中半数是机械化部队,再加上西兰国的200万军队,共有700万军队向鹿特丹反扑而去,也采用了闪电战手段,疯狂推进。见米盟联军疯狂反扑,同盟国边打边撤,退回到3个月以前的战线。但米盟联军没有停手的打算,700万和鹿特仁方面的200万军队疯狂猛攻,准备一战收复所有被占领土。同盟国方面陆续有300万军队前来支援,总数达到了760万左右。最终结果是大荷国还有三分之一被同盟国占领,双方再也没有再战之力。
此次战役共历时5个月之久,双方共有600万死伤,民众死伤达1300多万,几乎达到大荷国人口上限,大荷国几乎第一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战伤,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难民,全国难民化,整个大荷国成为名符其实的难民国,史称鹿特仁惨案!双称大荷国惨案!
第80章 世界现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