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书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到底是落在老黄家,还是单独落一户,这倒是不好说,毕竟家里的房子......
“娘和大姐的意思,就在家最好,不然单独出去单独落了户,就怕沈家村的人记恨上过来闹,咱到底又隔了一层。”
这就是有宗族和没有宗族的优劣势,大溪村这边是没有族长没有里正的,一共就六十多户人家,除非农闲一起出门子的时候会抱抱团,平日里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互相之间总是没那么多走动的。
黄三郎继续道:“我媳妇也是这个意思,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了,家里忙起来,人手多些也未必不好,除非二姐夫不乐意。”
顿了顿,黄三郎才又不好意思的道:“我媳妇说,我姐夫是个没主意的,出了门还得护不住我姐。”
黄老爹瞟了黄三郎一眼,黄三郎有些讪讪,却还是道:“我媳妇没说错。”
“那就落在咱家三房,你这一支以后就是四房。”黄老爹哪里不明白包氏确实没说错,只是女婿到底是女婿,就怕本事不大心大,只是沈河这性子,倒是也就只剩本分了。
“明儿二郎下学回来,从镇上带一匹细棉布,两斤红糖回来,等销了籍就去请里正办。”黄老爹交代道。
“诶!我晓得了。”黄二郎应下。
“明儿三郎去你林六叔家招呼一声,咱得囤些木料,还得搭个囤木料干木工活的篷房,让他帮忙着落人手。”
林家是大溪村人口最多的一户了,是以黄老爹所说的林六,便是现下的大溪村村长,没什么实权,只能在村子内部,张家修个屋顶,李家修个灶台的,互相帮忙支棱人手。
“诶!”黄三郎应下。
“老二家的,我今儿带回来一百斤白面和十斤细盐,你明日少拿些细盐炖蛋,看圆圆能不能吃下。”
“诶~”
“不是,爹,哪来的细盐啊?还有,哪来的牛车啊?”黄三郎早就想问了。
“昨儿圆圆抱了根参回来,你们都没看着?”黄老爹也纳闷了。
“那是个参啊?我还以为是个小白萝卜,给她换洗的时候见着了。”黄三郎一脸茫然,于氏倒是有印象。
“嗯,是个参,年份还不老少,咱家也没人会炮制,我怕放坏了,今儿一早就送到县里药房去,刚好遇着一个富贵人家要买,我也不知道卖啥价合适,还是那药房掌柜的说能卖六百两,我看着那人家富贵,便说只要五百两,还要十斤细盐,人家愿意,就卖了。”
黄老爹早就打算好了怎么说,至于多出来那五百两,自己另有打算。
“五百两?这么多?”黄三郎激动的搓搓手。
黄老爹白他一眼,从兜里掏出五钱的银角子递给他道:“你管砍树的事儿就行。”
黄三郎......
几人说完话,黄老爹也没再去看小闺女直接回了屋。
&nbs
第12章 打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