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也不远,为了这个再烧灶划不来,还不如直接晾院子里头呢。”董氏道。
黄圆圆挠挠头道:“还有第三个办法,就是灶房那里两间打通,放一个好大好大的桌子。”
众人困惑。
黄圆圆抓头。
“来,你画。”沈河秒懂,堂屋里有粗纸和炭笔,就是给她备的。
黄圆圆趴到桌上:“这个是屋子,这里是灶台,拆掉,做成四个小灶这样,这里案板,鸡蛋,菜;
这里放米面鸡蛋,这里,好大的桌子,切菜揉面,一桌吃饭。”
沈河道:“圆圆的意思是,靠北边的灶台拆了,直接重新用青砖砌起来,四个小灶平日里用炭火炖汤熬米糊炒菜都行,
这边留出来的地方打架子,底下缸里放米面,上面就是切菜揉面的台面,油盐鸡蛋就吊在这头梁上。
中间打个大长桌,平日里吃饭就不用分两桌吃了,省事儿。”
“对。”黄圆圆点头点头。
“这倒是行,炒菜不用上大灶上炒,倒是也省了洗锅的功夫。”黄大郎道。
“嗯,堂屋里头一直摆着两张大桌子也没法转身。”黄老爹也点头。
“还有一间就像水井那里的大盆一样打高高,我们可以轮流洗澡,不用再把水拎来拎去,墙根这里挪开一块砖,水一放,就到地里了。”
“还专门弄个屋洗澡?”
“嗯哪,宝宝们只要一盆水,一起洗,不脏脏。”黄圆圆道。
“娘,我觉得挺好。”黄萍萍道:“这样我就在这头直接洗衣裳,他们爷们洗的晚,咱也不用等着兑水洗衣裳倒水了,就让他们自己在这洗完了搓一把晾了去。”
屋里擦洗都是拿桶拎水,也不是很讲究非得浴盆,这也是为什么黄圆圆他们洗澡都能顺手把衣服搓了,大人们的衣裳却要集中起来洗。
实在是因为回屋洗完,衣裳泡了吧?一拿起来,屋里水滴滴答答的。
搓出来吧?屋里有没草木灰,再涮也不方便。
“那我打两个盆,这边洗澡,这边兑灰水,洗完就在这头洗衣裳,再在澡盆里涮干净放水。”沈河画图道。
“这样挺好,以后萍萍这头也不用全堆一块儿洗。”董氏道。
“小姑父,这个盆,这样,宝宝洗。这个盆这样大家洗,这个盆这里,这样这样。”
“你的意思,宝宝洗的小一些浅一些,大人洗的大些,洗衣裳的下头放灰桶,上头浅盆搓衣板是吧?”
“嗯嗯嗯,这里,架子,上面放干净衣服,下面放水缸,这里,架子,晾布巾。”黄圆圆平日里小嘴巴巴的很能说,可每次说到结构时,就怕带出什么不合时宜的用词,所以总是断断续续。
“明白了。”沈河点头,一间屋子是两丈长宽,只用来洗漱,自然是足足的够用。
“二爷爷,夯石头,哗哗哗这样冲,地不脏,这里这里留水渠,放水。”
大人们笑了,大家都是兑半桶温水擦洗,谁没事还用那么多水泡澡不成?又不是孩子。
“那大桶平日里涮衣裳还挺实惠,倒不用箍得太高,费水。”董氏道。
费水不是费钱,而是费力气,家里活计真是不少,时间力气都得省。
第120章 说点别的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