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嬴政默许了冯征的冒失,赵高怯怯地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只是他此刻是恨极了冯征,心中的怒火冲得他脑袋生疼。
“可莫要让小人得志,便宜了那些居心不良之人。”冯征说完,远在宫外自家的华成亮,不禁打了三个大喷嚏。
章台宫里,嬴政听了冯征的话,缓缓坐回到龙椅上,问:“冯议郎何出此言?你是知道了此次的幕后之人了吗?”
冯征摇了摇头,道:“不难猜到。”
嬴政略感意外:“哦?是何人有此胆量?敢在咸阳城中作恶?”
“陛下!何人对我大秦有很深的敌意,那便是何人所为。”
“试想为何大儒一退出朝堂就遭到了行刺?而就在陛下决定推行三项策令时,又有人冒出来想要阻止锻造坊打造神器。”
“至于夜袭臣府宅之事,恐怕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三项策令出自于臣,想要杀了臣以泄心头之恨。”
“可昨夜臣并未回家,他们就将目标转向了大儒。”冯征仔细分析着:“故而,臣认为~夜袭锻造坊和臣府宅,以及杀死大儒、和先前刺杀大儒未果的是同一伙人。”
嬴政一震,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六国余孽吗?”
“除了他们,臣想不到还有谁如此嫉恨大秦?想要颠覆大秦社稷。”
嬴政怒拍龙椅,心中愤恨不已:“这帮顽固不化的东西!简直可恶!朕统天下结束了近千年的战争,天下无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们居然不感恩,还要造朕的反?”
“可恶!实在可恶!”
此时,扶苏有些懵;他原先的想法被冯征那么一说,变得不堪一击;他有种错怪冯征后的愧疚和无力感,恹恹的坐在一角默不作声。
赵高见扶苏又有倒戈冯征兄弟俩的趋势,不禁在心中暗骂:哼!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大秦若交到你手中,用不了二世就得亡。
“陛下——现下您想在封禅泰山后,顺利推行那三项策令,只怕是会有不小的阻力。大秦士族或许可以为了大秦的社稷,不顾自己的私利;可山东六国余孽不会。”
“大秦于他们有着血海深仇,他们自然是不希望大秦变法强盛的。”冯征如实详述着自己的分析。
嬴政拽紧了拳头,浑身散发着不可一世的气势。连大秦士族上交田地、遵从改税和科考,都是在他的强兵镇压下,才得以屈从;换做那些余孽,只怕是越镇压跳得越狠。
指不定他们现在就在某个地方,煽动民心要造他的反呢!
他真是后悔,没能在开战灭六国之际,一同将那些拥有六国贵族血统的人全部杀掉。
错过了这个时机,他再想这么干,也没有了更好的理由,去诛杀这些野心勃勃的逆贼。
“依卿之见,当如何呢?”
此刻,嬴政收敛了怒气,脑中飞速运转想着对应之策。
冯征思索了片刻,道:“眼下…陛下只能尽早选定出巡之日,加速封禅泰山一事的进程,并在来回途中将策令推行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受命于天,是诚心为老百姓办事的。”
“这样既得民心,又令六国余孽措手不及;只怕到时候他们想出什么对策来,陛下推行的策令也早已深入民心,到那时他们也难再撼动陛下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了。”
“六国余孽想要颠覆大秦的贼心,不攻自破。”
冯征一长条的分析,惊的文武百官冷汗直冒。
这还是个少年会有的思维方式吗?太恐怖了!眼前的少年俨然一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将整件事的过程,和有可能发生的事,以及如何预防事情的突变,都给一一分析了出来;不禁叫众官震惊不已。
嬴政亦觉得冯征分析的在理,连连点头;脸色也由阴转晴。
正好他也有此打算,准备在今日朝会宣布出巡日子的,只待王翦、蒙武领军带田地登记册回来,次日他就携陪同人员出发。
“罢了!此事暂且搁置再议吧!”嬴政摆了摆手,转向相里嘉:“相里卿!神器制造的如何了?昨夜遭袭,神器可有损坏?”
“回陛下!神器已成,被臣藏在密处,并未被损坏。”相里嘉如是说道。
听闻,百官皆叹了口气,嬴政亦是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般笑道:“快快拿上殿来叫朕瞧瞧。”
相里嘉顿了顿,犹豫片刻后,道:“陛下!神器即为耕作所用,不妨直接用在耕地上,方能见真效。”
“卿意欲何为?”嬴政脸色随即一沉,问。
“臣听闻冯议郎在种植祥瑞,恰巧神器又是其兄所创,不妨用在冯议郎种植祥瑞之上,也可测一测神器之功效。”
第85章 祖龙震怒、扶苏反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