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因为大家的心中都是这么想的,三位皇子的心中更是会这么想,他们会觉得高人一等,那个皇帝宝座就是他们的,谁都不能抢走。
最后,他们一心就是为了那皇位做事,为了讨好他们的父皇,甚至不择手段。
想要断源头,最好还是让他们知道,皇位继承人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才能当。
还有一点,其实太子之位不需要立的太早,可以让陛下写一份圣旨,将皇位继承人的名字放在太极宫的牌匾上,等到陛下驾鹤西归时,再取出圣旨,宣告天下。”
李世民听到秦浩说的办法后,毫不犹豫的开口赞同道:
“好办法,好办法啊!”
至于前面,他虽然也赞同,但是实施起来又困难,或者不是一时半会能试试解决的。
但是隐瞒太子之位继承者,实行起来却是轻而易举之事,只需要一道圣旨就可以。
况且,朕还年轻,这皇位还能稳坐几十年,这么早就册立太子,实在有些操之过急。
最近前隋旧臣也都宠宠欲动,跟吴王关系紧密,已经有了夺嫡的苗头。
而魏王似乎也因为朕的喜爱,对皇位有了觊觎,也有许多朝臣成为了他的幕僚。
而太子,虽然有了朕的册立,有名士大儒教导治国之道,也有朝臣支持,但是这也确实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啊!
将来,这三人为了争夺这九五至尊之位,恐怕还会搞出一个玄武门兵变,或者白虎门兵变,甚至朱雀门兵变。
而朕,则会像太上皇那样,被胜利的皇子带兵逼宫退位。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同时心里庆幸,还好今天问了秦浩,他还给朕一个解决之法。
况且这样的话,父皇李渊也说过:他预言朕的孩子们会学朕,学玄武门兵变,为了皇位相互残杀。
这不是朕想要看到的,现在好了,秦浩给出的办法———不立太子。
将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牌匾后,除非自己驾崩,不然没有任何人知道。
没人知道谁是皇位的继承人,那么就没有人大臣会去投资他们,几个皇子也不会彼此针对。
而且,这样一来,这些大臣只会更加辅佐朕,帮助朕一起,为大唐开疆拓土,国泰民安啊。
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主意,好办法啊!
只是,如今朕已经册立太子,这该如何?
第136章 秦浩的解决之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