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当然,苛捐杂税的摊派从来都是直接下沉到黔首百姓,而不是这些世家大族。
卢家购置的田地,然后招收一些农户租种。每年丰收时,只需要缴纳三十分之九的税收就行,其他的都留给佃户。留下三分之二以上的粮食,农户们一日两餐,再稍加节约点,一年甚至还能留下不少呢。
至于上缴官府的粮税,则是从“九”里面出,约莫得上缴一半给官府。是以,很多农民都愿意,将自己的田地卖给那些大族,然后为其种地赚点粮食。当然,绝大多数都是收取三十税十二,相比卢家的可足足多了“三”个点。
在整个种田行业,卢家的仁慈可谓是有口皆碑。若非卢家金银钱财短缺,又加上公子年幼,无人打理田庄,否则整个涿县的百姓恐怕都得变成卢家庄的佃户不可。
卢林听完庄户的回答,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自己忙活去。卢林把缰绳交给严文后,径直向卧室走去。
卢平向刚才回话之人,嘱咐了几句,也快步跟着卢林而去。
“小平,给我找一套短打衣服,我将身上的文士服装换下来。”
卢林回到卧室,一边卸下身上佩戴的玉饰和短剑,一边向小书童吩咐着。
卢平有些好奇的问道:“公子,怎么想着要穿短褐呢?现在也没到春种和秋收时节呀。”
短打,又被称作短褐或竖褐,乃是平民之服。像卢平这种富家公子,基本都是不会穿这种衣服的。
当然,柳婶每年都会给卢平做一身的,每到春天和秋天开犁、开镰刀的时候,卢林得穿上下田地里主持的。
以孝治家,耕读传家,这便是自古以来世家能够传承的由来。这和后世不同,以前的世家大族之人,鲜少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卢平好奇归好奇,手上动作可是不慢,三两下便从衣柜里给将去年的短褐给拿了出来。
在卢平的帮助下,卢林很快的将文士服给脱了下来,换上了短褐。大概是,小孩长身体的原因,去年的衣服俨然是不合身了。上衣还好说,裤子愣是被传出了九分裤的感觉。
别说,卢林穿上这个,心里竟然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不过这在卢平眼中,可是另一种想法了。
秦汉承袭周礼,讲究个衣不蔽体,这种九分裤的打扮很少会出现在世家之人的身上。
于是,卢平一直在卢林的耳边嘀咕着,劝他将衣服换下来。可惜,卢平始终是拗不过卢林的,兴致正高的他怎么都不愿意换掉短褐。不仅如此,就连卢平自己都在公子的蛊惑下,换上了自己的短打。
好家伙,九分裤二人组,就此诞生了。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换上短褐之后,卢林吩咐卢平去前院看顾下粮食的搬运。待一切准备妥当后,便来禀报。而卢林则是,半卧在木榻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在商城系统中翻找这粮食。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首选。卢家的税收低,开销大,若是光靠收租子的粮食,恐怕达不到“广屯粮”的效果的。
商场中的粮食种类很多:
小麦:5功勋点\/1000斤;
水稻:6功勋点\/1000斤;
青稞:7功勋点\/1000斤;
高粱:8功勋点\/1000斤;
小米:10功勋点\/1000斤
……
玉米:1000功勋点\/1000斤;
番薯:1000功勋点\/1000斤;
马铃薯:1000功勋点\/1000斤
……
精制面粉:2000功勋点\/1000斤;
精制玉米面:2000功勋点\/1000斤;
炒面:4000功勋点\/1000斤
……
种类很多,价格也是各不一样。但无论哪一样,似乎都比华茅酒便宜。华茅酒一斤酒得要五斤粮食,可售价却低了数倍。可见,这商城系统也是,深深的明白在古代,粮食才是最为重要的。
看着前面几样,1000斤粮食的单价都在10点一下,卢林心里还是很满意的。按照他目前的功勋值,卢林能买几十万斤的粮食了。
按照汉代的消费水平,一五口之家(夫妻、父母、一子)一年大概需要150石的嚼谷,算下来就是18000斤粮食。那以卢林目前的水准,可以直接养活数百户人了。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卢林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了。
就在卢林志得意满的时候,卧室的门也被敲响了。随即,卢林便翻身起床,开门出去。
卢林带着卢平,在一众诧异的目光中,走向了大门前的板车旁。将严文留在老宅休息、照看,自己带着严武、卢平以及前来运粮食的众人,推着木板车向农户集中地而去。
第二十四章 庄子添新人 卢林着短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