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主位,抱拳行礼,谢道。
众人闻听二位管事应和,便连忙跟着一起三呼万谢道。
卢林伸手虚空一压,众人皆瞬时噤声。
“此拳法名唤《八卦行宫法》,乃是吾机缘巧合之下所得,疑是道家金仙所著。长期修炼此功法,可以导引气息,通经活络祛瘀化血之功效。”
卢林又进一步介绍着拳法,边说还边演示着。
《八卦行宫法》,又名《太极八段锦》,附着在卢林修习的《太极拳法》后面。乃是八段锦的一门类别,为导引气息的法门,讲究个阴阳相济、动静结合。
功法一共八招,口诀为: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就这样卢林在圆台上一招一式的教着,众人则是用心的在下面学着。一连教了十数遍,下方众人方才得其形。
功法修炼,讲究一个持之以恒,非是旦夕之功便能大乘的。是以,卢林并不着急,继续让众人按口令加深练习。
而卢林为了能让他们加深印象,便也操起严武的教鞭,穿梭在人群中,指导、纠正着众人的姿势。
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卢林方才让众人各自会去洗漱准备用早膳。
今天因为情况特殊,众人前后练习了两个多时辰。抬头望向日晷,竟发现已经是巳时两刻了。
用过饭食后,众人便各自忙活去了。巡逻的,治学的,休息的,不一而足。
卢林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便带着三百千和《六韬》前往学堂,准备给众人上课了。
卢林站在临时改造的讲堂里,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宿命纠葛,都横穿数千年了,自己仍旧没摆脱“老师”这个职业。
说来这还是朱雀学堂,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的上课呢。虽然,堂下众人尚未交齐束?,正式拜师,但马上就将会有师徒之实了。
讲堂里,五列十行,整齐排列着案几、沙盘和席子。众人皆是端坐于席子上,两手交叠于大腿上。
值得注意的是,众人的座位安排的极其合理,身材矮小的在前排,高大威猛者安坐于后。张辽别看年岁不大,身材高挑,乃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在正式讲课前,我想知道在座可有识字的人?哪怕是一个字,哪怕那个字是自己的姓?若是有,便请将自己的左手举起来。”卢林将书籍放在案几上,望着众人问道。
闻听卢讲师发问,众人依言而行。
只见讲堂里,识字之人的手稀稀疏疏地举了起来。人数真的很少,12人,堪堪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数。
八个女学子中,竟然只有师师绾绾两小姑凉会认字。余下十人,除张辽和一俊秀孩子外,皆是卢家庄之人。可见,开设蒙学课堂,真的很有必要,且任重道远啊。
“那剩下的学子,可知道自己姓名呢?不会写没关系,会读吗?”卢林让众人将手放下来,又问道。
这一次倒是比上个问题,好回答很多。只见,堂下众人的手“唰”的一下,全部都举起来了。
除开师师绾绾,余者皆是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基本认知还是有的呢。不会认字,但是自己的姓名还是记得住。这就是口耳相传的道理。
卢林让众人将手放下去后,就着姓名便开始了本堂科目的教授。在授课的同时,卢林又将10本《三字经》给发放了下去,供众人参阅一二。
卢林授课,善于引经据典,讲些趣味故事,众人听得皆是入迷的很。尤其是,前排的两个小丫头,眼睛里都快要冒星星了。
而当听到吃食的时候,众人更是垂涎不已,暗地里吞咽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一个下午,卢林讲了不少故事,却只教会了“刘钱孙李”四个字。
课后,卢林将众人遣散出去玩蹴鞠,将张辽给留下来了。以张辽和卢平目前的识字水平,三百千也就是个杂书,供消遣之用。
“此书乃是太公望所著的《六韬》,世间极为少见,你且拿去研读吧。若是遇到不懂的,可以直接来后院找我解惑。”卢林将兵书递给张辽说道。
张辽接过《六韬》,脸上满溢着喜悦之情。本就是心怀拿云志的人,有此机缘,怎么能不开心呢。
于是,张辽激动的说道:“谢公子厚爱,辽定不辜负深情!”
卢林嘴角勾勒出一丝笑意,却还强装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表示不值一提。
“待你将此书熟读后,也可再来找我取其他兵书、经文来读。若想做个良将,须得夜以继日的学习,博采众家所长,全自己的道义。”卢林郑重地叮嘱道。
此言非是妄语,乃是求学之初衷。
张辽深以为然,抱拳拜道:“谨遵公子教诲。”
响鼓不用重锤,卢林也只是点到为止。
完事后,卢林就撇下张辽和一众学子玩起了蹴鞠。
张辽将《六韬》妥帖的收好,又将学堂里的《三字经》给收起来,整齐的放在讲堂的案几上。
【作者题外话】:感觉很奇怪,本书目前似乎只有一两位读友在追啊。
这搞得我很尴尬啊。
想一天写个三千字,更新个三、五年,又恐辜负了还在看书的人的信任。
继续日六千吧,但似乎着实没人看,太浪费时间了。
第四十章 太极八段锦 讲堂授学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