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半才顾宪坤才往回走,一路上觉得北京路上的人比前面多了很多,成群结队,好像都是去西湖路的。
      远远地,他就看到北京路和西湖路交汇的那个路口,已经是人挤人,他们还没走近,就听到西湖路上人声鼎沸,吆喝声此起彼伏。
      等他们走到路口,吓了一跳,只不过隔了十几分钟,这里和他们前面来的时候,已经迥然不同,虽然天还没有完全黑,但每一个摊位上面的灯都亮了起来,把一整条街照得如同白昼,灯光夜市,还真是名实相符。
      本来就不宽的西湖路,两边的摊位一摆,就更窄了,整条路上人头攒动,两边摊位里的服装让人眼花缭乱。
      这里和盛京春天不同,这里所有的服装既零售,也批发,只是两个价格不同,零售的时候,老板会和顾客大声地讨价还价,来批发客了,两个人会站到摊位的角落,悄悄地说话,或者拿着一个计算器,你按一个数字,我按一个数字地讨价还价。
      这还不是完全为了不让零售的顾客听到批发价,而是在这里摆摊的很多人,根本听不懂全国各地来的,带着南腔北调口音的普通话,而他们老广的普通话,比那些人更难懂,再加上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
      每一个摊位老板的腰里,也别着一个卖鱼包,脖子上挂着皮尺,他们的皮尺很神奇,你想要什么尺寸,他啪地一下,就给你量出什么尺寸,就像在农贸市场卖肉的,你看到他们的秤永远高高翘起,但你要是拿着买好的肉,去其他地方一秤,那斤两肯定是不足的。
      在这里闲逛着,感觉比春天轻松很多,所有的摊位,你想进去就进去,所有的衣服,你想看就看,甚至试试也无妨,你不买也没关系,你还没走出摊位,老板早就去对付另外一个顾客了。
      在这里,不需要掩盖什么,更不用担心会被人误解。
      顾宪坤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他在春天见过的服装,一问价格,对方报出来的零售价,他记得和一些盛京本地的批发价差不多,不用再问批发价,就知道这衣服要是进回去,中间肯定是有利润了。
      一个人继续往前走,走到头,再沿着另外一边走回来,还是逛着看着问着价格,等到他们走回到市场入口时,已经快九点了,时间过得真是快,顾宪坤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逛过街了,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他都很少去市场超市。
      当他回到招待所,询问一下服务员沙河早市开业的时间,便直接回到房间,回忆今天晚上有哪些衣服很好,值得买回去。
      在脑海里回忆了几款不错的样式,感叹道“这就是广州啊,整个市场的服装,要比盛京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他不知道的是,这里的一个个档口,看着很小,其实背后已经形成了产销一条龙,很多老板,都是自己或亲友从香港直接购买了最新款式的服装样板,再根据内地人的口味,稍作改动,有些是加了花边,有些是加了刺绣,然后就下发给服装厂生产。
      一个小小的档口,一年可能要做几十万件服装的销售,很多打包的客户,是根本不到这里来,直接就从工厂打包发走的。

第六章夜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