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头在草原上捕捉被食盐吸引而来的各种猎物。越走越远,在草原上纵马驰骋,极尽惬意,与金军以前畏畏缩缩的状态,大不相同。
忽必烈早就得知宋军会前来的。但他自信无人是蒙古铁骑的对手,号令三军,决定在冬季大雪之前,再次出来“打猎”,储备过冬的物资。
金军都不堪一击,更何况南人宋军了。
虽然会面临被宋金两军夹击的危险,但草原苦寒,过冬的物资才是更重要的。算算时间,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南撤的金军,应该已是弹尽粮绝的局面了。
而宋军,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战争。
忽必烈决定再次南侵,派出了三万骑兵。
······
······
赵青的哨探,早在五百里之外,就发现了蒙古兵,放出信鹰,通知了薛飞。
蒙古兵远远地见城门紧闭,就索性下马,让马先好好休息,然后再一举冲锋,攻下城池,好好劫掠一番。
金军是不敢远距离出城应战的。
所以蒙古兵歇息得肆无忌惮,吃肉喝酒,挥鞭指点着远方的城池,大声嘲笑着。
突然前方一声炮响,无数兵马呐喊着冲杀过来。
蒙古兵并不在意,不慌不忙地吃下最后一口肉,喝下最后一口酒,这才翻身上马,准备应战。
前来的是宋军,双马双鞍,五十里地的距离,瞬间即到。
蒙古兵叫喊着冲了上去。
隔着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宋军的强弓携带着甜瓜,就射了过来。
一片爆炸声起,战马惊得四下逃窜,根本就不听指挥,带着蒙古兵脱离了队伍,被随后而来的宋军,挨个活捉。
蒙古兵的箭,虽然射得很准,但宋军有盔甲的保护,并未造成大的伤害。
······
······
漫天遍野的宋军,并不跟蒙古兵展开殊死拼杀。而是将他们分割开来。就像豆腐块似地,被切成了一块一块的,令他们首尾不能兼顾。
无数绊马索,将战马绊倒,蒙古兵被一一活捉。
三万蒙古兵,逃出去的只有千人左右。
而随后追赶而来的宋军,将他们追得人困马乏,最终束手就擒。
三万蒙古兵,被活捉了两万多人。
忽必烈大怒,决定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
属下苦劝。
但忽必烈仍然不能释怀。
三天后,有十几名蒙古兵被放回。身上的毛皮虽然暖和,却难掩**的狼狈。
忽必烈感觉,被从头到尾地羞辱了,彻底怒了。
虽然对方是威名远扬的草原军,但他觉得自己更胜一筹,不相信宋金这两个仇家会摒弃前嫌。决定占据地主和兵力的优势,大举进攻,分头攻打城池。
······
······
薛飞在百里之外的草原上,扎下营盘,营帐绵延了几百里地。
营帐前方设下鹿角丫杈,以为拒敌。
帐房后,二十里的地方,又是一大片营盘。
以此类推,营帐层层叠叠,一眼看去,无边无沿,不知有多少兵马。
十二座城池的两边,全是山峰,是不可能通行的。
二百十多里宽的草原界面,全部都是错综复杂的营帐分布。
看上去,五六十万大军是足有的。
忽必烈派出先锋千人,前去查看情况。
第一个营盘是空的,第二个也是,第三个也还是。
忽必烈多疑,一声令下,尽数焚烧。
无数火箭,点燃了营盘。
忽必烈见没有危险,继续挥军前进,在距城池二十里的地方,喝令三军扎营。
就在这时,后方的草原上,突然冒出了无数的宋军步兵,直接断去了蒙古兵的后路。
忽必烈心中惊慌,但脸上却未表现出来。心知中了埋伏,后退无路,就只有奋勇向前了。
孤掷一注地将马鞭一挥,“大军全力拿下城池。”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运筹帷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