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象征。
吃过晚饭楚天铭也没有了兴趣在街上继续闲逛,转身回了旅馆里面。与汉斯·克虏伯的相遇是一个巧合,对自己来讲也是一个机遇,一个帮助国家建立独立重工业的机会。可是自己暂时是没有钱的,怎么办呢?想了很久,他决定把自己知道了一些略微高出当前时代的制造技术拿出来与克虏伯进行交换。楚天铭也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是不是也要开始搞钱了,后世一句话说得非常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经过思考,楚天铭把后世的多功能工兵铲给搬了出来。所谓的技术突破有时就是灵光一闪的问题,如同窗花纸一般一捅就破,但是在没有灵感的时候也是很难理解的。想了想后世多功能工兵铲的特点,楚天铭自己设计了一款符合这个时代的工兵铲,并且将材料配比、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等整套生产工艺流程都整理好了,就等着汉斯上门以后,再商量双方的合作方式。
关于赚钱,楚天铭也想起了一个东西——磺胺。在磺胺问世之前,西医对于炎症,尤其是对流行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因无特效药而感到非常棘手。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同年,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特·杜马克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百浪多息”对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疗效。后来,他又用兔、狗进行试验,都获得成功。这时,他的女儿得了链球菌败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决定使用“百浪多息”,结果女儿得救。
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于是他们着手对“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磺胺的名字很快在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
搞出磺胺来,把全球的专利都给注册了!那自己不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支撑自己的事业了吗?立即,楚天铭就把磺胺的制作提到了当前最重要的位置。
嗯,要好好的想一想前世的磺胺是怎样弄出来的。楚天铭现在只是知道磺胺对于炎症的治疗有特效,也在前世研究过磺胺的研发过程,甚至生产流程都一清二楚。但是,他现在不能直接搞出来呀,那样也太惊世骇俗了。所以,他需要制造一个磺胺合理的发现过程,一个对于治疗炎症非常有效的意外发现,还有自己要在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合理之后迅速的将全球的专利,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专利权全部注册。否则,一旦泄露了风声就很可能一切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西方那些资本家族的野心和欲望是无限的。
第6章 去别处祸害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