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了。”全怿的母亲是孙权的女儿,在吴获罪,全端的侄子全?、全仪护卫其母投奔魏军。全仪兄全静当时在寿春,司马昭用钟会的计谋,代全?、全仪写信劝全静投降,全静兄弟五人率领部下来降,寿春城中大为恐慌。[12]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初七,诸葛诞、文钦等出来攻击围城军,被诸军击退。当初,诸葛诞与文钦内部不和,到紧急的时候,二人相互猜疑。后来,诸葛诞、文钦在计议军事时,二人的意见相抵触,诸葛诞便亲手杀了文钦。文钦之子文鸯进攻诸葛诞,不能取胜,跳下城墙投降魏军。司马昭任文鸯为将军,并晋封为侯,并让他绕城喊话劝降。司马昭看到城上守军持弓而不发箭,对诸将说:“可以攻城了。”二月二十日,魏军攻城,当天城被攻破,杀了诸葛诞,夷灭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不愿投降的士兵,也被斩杀。[13]吴将唐咨、孙曼、孙弥、徐韶等都率部下投降,司马昭上表给他们加封爵,士卒饥饿有病的,供给粮食医药。有人说吴兵必然不肯为我们效力,请求把他们活埋了。司马昭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出大魏的宽宏大度。”后来将他们迁徙到三河。四月,回到京师。曹髦下诏将“丘头”改为“武丘”,以表彰司马昭的军功。[14]
司马之心
主词条:司马昭弑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司马昭九次推辞,这件事停了下来,又改为增加司马昭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列侯。七月,司马昭上奏录用前世名臣元勋之子孙,量才任职。[15]
甘露四年(259年)六月,将荆州分为两部分,置二都督,王基镇守新野,州泰镇守襄阳。使石苞都督扬州,陈骞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均监青州诸军事。[16]
甘露五年(260年)四月,曹髦被迫再度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再次推辞,没有接受。
曹髦见威权日去,国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忧虑被废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废黜司马昭。
五月初六,曹髦使冗从仆射李昭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之辱,如今亲自率领你们去讨伐他。”王沈、王业急速将此事告知司马昭,司马昭召护军贾充等作戒备。曹髦知道事情泄露,率领左右进攻司马昭所在的府邸,到达南阙时贾充率兵自外而入,阻挡曹髦。曹髦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骚动抵抗者灭族,相府中的兵将都不敢迎战。贾充呵斥诸将说:“司马公平时养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啊!”太子舍人成济刺杀曹髦,戈刃从背上穿出,曹髦在车中驾崩。司马昭闻讯大惊,自投于地说:“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1718]
事后,司马昭召集百官商议事变的原委。并专请仆射陈泰到一个幽静的房间,对他说:“玄伯,天下人会怎样看待我呢?”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歉意。”司马昭说:“你再想一想退一步的办法。”陈泰说:“我只有比这更进一步的对策,没有退一步的办法。”于是司马昭归罪于成济,将他斩杀。据《魏氏春秋》,成济和其兄成?y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破口大骂,被军士射杀。[19]
五月初八,司马昭向太后上奏,声称:自己本想舍弃己身、听候曹髦裁决,但考虑到曹髦想谋杀太后,于是动兵,但仍命令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人,并曾连续发命,不得迫近天子辇车;是成济私自闯入兵阵才导致曹髦被杀,现已将成济军法从事,还应逮捕成济家属,交付廷尉治罪。太后听从他,诛灭了成济三族。司马昭又认为王经和自己不一心,杀了他。
司马昭弑君之后,与公卿们商议,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改元景元。[20]
景元三年(262年),司马昭听信钟会的谮言,杀害嵇康、吕安,不久感到后悔。[21]。一说此事发生于次年,此处姑从《资治通鉴》。[22]
攻灭蜀汉
主词条:魏灭蜀之战
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准备伐蜀,与众人商量说:“自在寿春平定叛乱以来,士兵已经六年没有战事,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大略计算一下,造战船,开水道,得用千余万个工日,这就要十万人一百几十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发生疾疫。当今应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这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容易了。蜀战士据统计有九万,驻守成都及守备后方诸郡的不下四万,余下的不过五万。如今将姜维拖在沓中,使他不能东顾,然后大军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击汉中。蜀军若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隔绝。我们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散兵占据村野,剑阁无暇守其险,关头无自保之力。以刘禅之昏庸,外面边城陷落,内部士女震惊,其灭亡是可以预料的。”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尚无祸乱之机可乘,屡次提出不同意见。司马昭感到忧虑,派主簿师纂到邓艾军作司马,寻找机会劝说,邓艾这才奉命。于是征发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从狄道到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从祁山出发驻军武街,断绝姜维的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从骆谷进攻汉中。
魏灭蜀之战地图
八月,大军从洛阳出发,大赏将士,列阵誓师。将军邓敦提出蜀不可伐,司马昭将他斩首示众。
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进军甘松。钟会所率军队分为二队,一队由李辅率领,经过斜谷,将蜀将王含包围于乐城,又使部将易恺在汉城进攻蜀将蒋斌。钟会率一队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讯后率军退回,王颀追击姜维,在强川打败蜀军。姜维与张翼、廖化合并共守剑阁,钟会进攻剑阁。十月,因各路军频繁报捷,曹奂以春秋时晋国的故地,共十郡,方圆七百里,封司马昭为晋公,晋位为相国,加九锡。[23]
十一月,邓艾率万余人从阴平越过绝险的大山进至江油,在绵竹大破蜀军,杀死诸葛瞻,首级传往京师。又进军雒县,蜀主刘禅投降。曹奂命司马昭以相国身份统摄朝政,于是送上新职符节,去掉侍中、大都督、录尚书的称号。司马昭上表让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钟会暗地谋划叛逆,因而秘密派使者诬陷邓艾。[24]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用运囚犯的槛车召邓艾入京。初四,司马昭挟魏帝曹奂西征,驻军长安。当时,曹魏的宗室都在邺城,命从事中郎山涛兼管军司事,镇守邺城,派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守汉中。不久钟会在蜀中谋反,监军卫?、右将军胡烈攻钟会,并杀了他。邓艾及其子邓忠等尚未见到司马昭,也在路途中被卫?派田续所杀,邓艾仍在洛阳的儿子都被诛杀。[25]
当初,钟会将要伐蜀,西曹属邵悌对司马昭说:“钟会很难让人放心,不能使他伐蜀。”司马昭笑道:“取蜀易如反掌,而众人都说不可,只有钟会与我意见一致。灭蜀之后,中原将士人人思归,蜀之遗民尚有恐惧之心,钟会即使有叛逆之心,也不会实现的。”事情最后果如司马昭所料。[26]
追尊文帝
主词条:魏晋禅代、魏晋禅让、司马炎称帝
景元五年三月己卯日(264年5月2日[38]),魏元帝曹奂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九月癸酉日(10月18日[48]),司马昭被追谥为文王,葬于崇阳陵。十二月丙寅日(266年2月8日[49]),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49];追谥司马昭为文皇帝[27],庙号太祖。
第114章 11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