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跟常人一样,有事也需要发泄自己胸中的愤怒,以平息情绪。
怒骂一阵的大业皇帝,将胸中的闷气发泄了大半,逐渐平静了下来。
看着垂立在御前的重臣,不由心生歉意,“台阁来了,朕心中有些不快,委屈爱卿了,来人,赐坐!”
一位胆战心惊的内侍,飞快地搬上锦凳,搁在了宇文述的面前。
宇文述,右相兼左卫大将军,许国公,正一品大员。
他可是当今大隋帝国,人臣中的威望,仅次于左相,楚国公杨素的大人物。
而左相杨素,则在一年前,被派往洛阳,督导新都的营建之后,长安朝中,就数宇文述在把持朝政了。
妥妥的当朝天子第一心腹重臣。
宇文述是北周大将军宇文盛之子。
将门之后,文武双全,骁勇善战。
在文皇帝时就任右武卫大将军,为朝廷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宇文述为人机敏,谦逊,一切围绕主子转,善于揣摩主子的习性,投其所好。
杨广开始筹划夺谪时,找的第一位大臣就是宇文述。
当时宇文述官拜右武卫大将军,平南陈之役,任江南行军总管,与杨广深交,被其拉拢附己。
后奏为寿州刺史,驻守地方,以暗地里结交江南豪族。
宇文述不负重托,积极为杨广拢络人臣,秘密训练兵马死士,建立起情报网络,招罗暗人去刺探杨勇的一切情况。
权臣杨素的拉拢,也是宇文述通过杨素的弟弟杨约,来进行的。
一切如愿,居功厥伟。
如果说杨素的加盟,是杨广夺谪成功的关键所在。
那么宇文述的功劳,在于是夺谪的始作俑者,长期铺路搭桥。
跟权臣杨素的高调截然不同,宇文述为人谦恭低调,又善于围着大业皇帝杨广的旨意来思考问题。
所以,他深得圣心。
可能说,宇文述是杨广最为信赖的心腹大臣。
他像是杨广身边,一条忠实的看家狗。
但绝对不是一只狼。
杨广为了对宇文述的忠心褒奖,竟将自己的长女—南阳公主,嫁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
这种殊荣,全朝堂上下,唯宇文述所独有。
“谢陛下!”
宇文述整整锦袍朝服,侧身在锦凳上坐了下来。
他从隋朝开天辟地以后,就入朝为官,深知朝政可谓是步步艰辛。
大隋帝国家大业大。
开皇初期,外有蛮夷各族年年滋扰,内有各分封王爷,士族豪门把持朝政。
皇帝手中的权力被限制得极多,很多政令一出长安便变了味,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大隋帝国,经过二十余年的开皇之治,休战养息,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但帝国内,党争派斗是愈演愈烈。
宇文述饱读儒道学说,集儒、道思想于一身的名士将才,胸怀忠君报国,战战兢兢。
他非常有自知之明。
深知自己,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水平,逊于原丞相高?狻
 
第120章 杨广的雄心壮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