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节天若有情之二[2/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历将这四个字左右看了数十遍,默然合上折子,心道:“张居正可谓知我者也。临末还记挂心间,朕敢不以此自勉?”
      赶回西内素心斋,换了素净衣裳,万历便先一步来到求阙斋等待诸大臣。首先赶到的是内务大臣陈于陛,他已经知道消息,说道:“陛下,首辅已经薨逝,不可复生,陛下也许节哀,保重龙体,不要让首辅在九泉之下不安。”
      万历点点头,道:“朕知,朕知。只是人才难得。”
      陈于陛明白现在万历是在为点谁继任首相发愁。张居正去世后,朝廷必然会有人事变动,内阁也会补充人,这都好办,万历也早与陈于陛等人商议妥当。但是首辅一缺,还未最后决定,申时行和王赐爵各有长短,让万历费心。说道:“陛下,十室之内,必有忠信,何患无人?现在朝廷之上,多是首辅简拔的人才,可称得人。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此翻话有些逾越臣子的身份。不过,万历并没有在意,他知道这话是对的,也知道陈于陛是出于公心。能在君王面前,少隐诲之言辞,尽心公事,正是陈于陛难得之处。
      “首辅简拔的人才都能称职,前日推荐了余友丁等人可入阁办事,首辅也推荐了申阁老和王赐爵。这些人都有才干,朕也准备一一重用。但是首辅之位至重,其人的气象足以观国家的运势,不可不慎。”没有外人在场,万历也直说,“申阁老为政太阴柔,王赐爵的气量又不够,其它人声望不够,让人为难。”
      从前,张居正在万历支持下,掌控朝政,运用灵活的手段,排除一切困难推行改革,甚至不惜冒着天下之大不违,不“夺情”守孝,最后还祭出“廷杖”,驱逐言官,得罪天下名教。也许,像张居正这样能力的人不难找,但是那种气魄和决断确实不可再得的。而且,万历登基十年,和张居正可谓室志同道合,彼此之间有如钟鼓同声相应,换了他人未必称职。这一点,就是陈于陛也未必明白,作为万历的近臣,他看到了很多万历和张居正的不同之处,对他们相近之处却遗漏了。
      这时王赐爵,方逢时,张学颜,安歧,王国光,海瑞,邹元标,徐文璧,申时行,许国等大臣相继来到。万历便不再说这个话题,开始常规的政治议事,只是这一次的议题是关于张居正后事的。
      大臣薨逝,万历首先要表示哀悼,停朝三日。三日内不举行朝会,但仍可以接见大臣。这种形式上的礼节在这个时代仍据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表示君王对臣子的敬重,也现示出君王恪守约定俗成的礼仪。万历对张居正的感情自不用说,自当愿意。其余的礼仪活动,丧事规格,祭祀等级也根据张居正的身体一一做了安排,派遣礼臣和内臣致祭祀,允许宗室勋臣官员拜祭。众大臣眼见圣意如此,也无异议。
      其间,两宫太后派人来询问丧事典礼,万历一一回复了。又吩咐内阁和礼部赶紧拟订张居正的谥号和封增。

第二节天若有情之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