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的螺旋桨声由远及近,仿佛是一只巨大的蜂鸟在天空中盘旋,发出嗡嗡的声响。这声音越来越大,最终盖过了工地上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和人声。正在搬运钢材的老张,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猛地抬起头,眯起眼睛望向天空。
毒辣的日头高悬在天空,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老张的脖颈被晒得发烫,安全帽檐下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他深深的皱纹滑落,浸湿了衣领。那汗水带着丝丝凉意,却又黏糊糊的,让人感觉十分不舒服。老张顾不得许多,赶紧用沾满铁锈的袖口胡乱地擦了擦额头和脸颊上的汗水。
他昨天就听说省里的领导要来视察工地,所以今天工地上的每个人都格外卖力。就连食堂的大师傅也不例外,一大早就开始在灶台前忙活,炖了一大锅红烧肉。那浓郁的香气,简直能飘出半里地去。
就在老张胡思乱想的时候,直升机缓缓降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舱门打开,省委书记李建明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穿着一套深灰色的西装,脚蹬一双皮鞋,显得十分干练。然而,当他踩在没过脚踝的泥泞中时,那双原本干净的皮鞋瞬间就被黄泥包裹住了。
李建明似乎完全不在意这些,他大步流星地走向人群,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走到老张面前时,他主动伸出手,紧紧握住了老张那粗糙的大手。当掌心触碰到老张手上那些厚厚的老茧时,李建明明显顿了一下,他的目光在老张的手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抬起头,与老张对视。在那一瞬间,李建明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动容。
“同志们辛苦了!”李建明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嘈杂的工地上空回荡着,仿佛要冲破云霄。这声音充满了力量和热情,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不禁为之一振。
站在一旁的老张显然没有预料到李建明会如此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他有些局促不安地挠了挠头,嘴角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由于常年在工地上劳作,老张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眼角的皱纹也因为这一笑而挤成了一团。
然而,与老张的拘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身后的那群年轻工人。他们似乎完全没有受到这种场合的影响,一个个兴奋异常,尤其是其中一个年轻人,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抢着嗓门说道:“张师傅腰伤犯了还不肯下火线呢!他说当年他爹修水库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这叫子承父业!”
李建明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朗声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在工地上空回荡,引得周围的工人们也纷纷侧目。笑声过后,李建明重重地拍了拍老张的肩膀,感慨地说:“好啊,老辈人的精神,在你们这儿可是一点都没丢啊!”
接着,李建明一行人继续沿着临时开辟的便道前行,穿过了物资堆放区。空气中弥漫着钢筋的铁锈味和新到建材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忙碌而充实的氛围。
当他们走到一堆印着“老兵捐赠”字样的水泥袋前时,李建明突然停下了脚步。这些麻袋显然已经被雨水浸泡过,变得有些发硬,但它们却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小山。
工作人员见状,连忙走上前来,递上一份泛黄的资料,解释道:“这些水泥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退伍军人的自发捐赠,最远的甚至是从新疆寄过来的。”其中有位抗美援朝的老兵,硬是把政府刚发的慰问金全换成了建材,说钱他用不上,给家乡修堤坝最实在。”李建明指尖轻轻划过麻袋上歪歪扭
第375章 领导视察慰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