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蔡瑾冒出来的很突然,可现场的文武大臣哪顾得上蔡瑾。
即便是蔡邕,也是先给万年公主施礼。
万年公主简要的说了几句,主要是勉励一下众位臣子。
在大臣与万年公主对答后,吕布便主动上前请缨道:“帮助董卓为虐者,首推之人便是李儒,谁愿与某共擒之……”
李肃大步走来,自请道:“李肃愿往。”
可就在这时,门外有宫廷卫士跑来,“报,有自称为光禄左中郎将蔡大人招募的义士郭嘉,已擒拿侍中李儒于宫门外等候。”
众大臣的目光纷纷转向了蔡邕,而蔡邕的视线则瞥向了蔡瑾。
蔡邕很清楚,他哪招募过什么义士,这事肯定是蔡瑾做的。
深吸了口气,蔡邕转过身,看向万年公主道:“殿下,正是臣的人。”
等到万年公主点头,蔡邕又看向三公,“王大人、马大人、淳于大人,可否让他们进来。”
三公相视一眼,便同时颔首,太尉马日?道:“让他们进来。”
讨董首功被蔡瑾给拿走了,捉拿李儒的功劳也落在了蔡邕的身上。
这么多人忙活一场,就都给蔡家父子做了嫁衣?
而且,万年公主也是蔡邕带来的,公主令及讨董檄文,也是蔡邕拟定的文案,并亲自昭告于群臣的。
不仅如此,万年公主能够逃出宫去,恐怕也和蔡氏父子有关。
功劳,不能都让蔡氏父子拿走啊。
王允皱了皱眉,便对吕布说道:“吕将军,你和御史中丞皇甫嵩大人,一起走一趟媚坞吧。”
说着,王允看向万年公主,问道:“公主殿下,您以为如何?”
“全凭众位大人决断。”
万年公主不懂这些,王允询问也是出于尊敬刘汉皇室。
毕竟此时的万年公主,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在众人决策时,郭嘉已经带人押着李儒赶到。
蔡瑾瞥了郭嘉一眼,又看到吕布、李肃、皇甫嵩走远,便说道:“王大人,马大人,下官也想走一趟媚坞,有些事还要处理。”
将马日?也带上,只因为他是太尉,统领太常、光禄勋和卫尉,是蔡邕和蔡瑾上面的最高领导。
马日?不清楚缘由,只是看向旁边的王允。
可王允却心有不满,首功已经被你拿走,现在还想跟去媚坞抢功?
正准备找借口拒绝,就听万年公主说道:“司徒大人,让他去吧。本宫能逃出后宫,全赖蔡仆射谋划。”
这句话出口,众大臣纷纷看向了蔡瑾。
早就奇怪蔡邕是如何联系上万年公主的,没想到万年公主竟是蔡邕之子救出来的。
基于此,众人都想到了前段时间,太常卿库房的那场大火。
司空淳于嘉此时也才明白,那场火可能就是为了救万年公主。
这样一来,救万年公主的功劳,岂不是也有他淳于嘉一份?
而当时传来要火烧库房的信简中,打着的正是绣衣直指御史的旗号。
这是不是说明,蔡瑾和绣衣使者有关?
念及此处,不刷一下存在感,万年公主和绣衣使者把他淳于嘉忘了怎么办?
第40章 蔡氏居首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