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锤一样,在桓温的内心一遍遍地敲打着,震得他的心脏有些发麻。
华夏历史上,有一句名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是桓大将军的千古名言。
在真实的历史中,桓温率兵北征,经过金城,见到年轻时种下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之粗了,不禁感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没有什么,能经得住岁月的消磨。
男人一辈子的事业,如果不趁早去追求,迟早就会成为泡影。
桓温这样一个有野心的男人,对于岁月的恐惧,比美人还要更甚。
这大夏王朝,要是没有董卓、曹操、安禄山、刘裕、刘濞等人,早就姓桓了。
“父亲,你是不是真的老了?”
桓玄的胸膛因为愤慨而颤抖着,手里的剑,在剑鞘里也颤抖着。
啪——
桓温给儿子一个大嘴巴子:“江山帝业,难道是靠一时的冲动得来的吗?”
桓玄捂着火辣辣的腮帮子,老父的腕力实在不同小可,但他还是执拗地说:“赵刚都说他是暴君了。这大夏已失去了人心。请问,江山究竟靠什么的得来?”
桓温还没有来得及回答,突然看见街角拐过来一辆黄色的车辇。
“是陛下!他竟然刚刚登基,就没带侍卫,在大街上走。”
相比于吕雉敢于把胸口往桓玄的剑锋上撞,桓温认为,赵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来晃悠,简直是嫌命长。
“这个暴君,他刚刚篡位,杀了他,得民心。”
桓玄怂恿着父亲,自己也感到老天爷把改朝换代的机会送上门来了。
却不料,眼前的父亲却跪了下来:
“老臣桓温,拜迎陛下。”
皇帝出行,大街上自然是有很多的围观者。
赵刚从车辇上走下来,举着手里的一张绢帛,冲着围观的群众们一晃:
“各位,朕赵刚荣登大宝,这继位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是拜见各路诸侯。”
桓温跪在地上,看见赵刚手里的绢帛上,赫然写着安禄山、董卓、曹操、刘濞、刘裕等人的名字。
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面,则是一串数字。
董卓,捐粮一万石;
曹操,捐粮两万石;
安禄山,捐粮三万石……
“父亲,这又是闹什么?怎么他们捐了这么一点,赵刚却要咱们捐一百万石……”
桓温哪里知道赵刚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各位父老,这是朕挨个儿登门,从各路诸侯那里求来的。朕知道你们没粮食吃,这些粮食,朕全部发放给你们。”
围观的群众,拥挤了不知有多少层,听到这话,整个长街密密麻麻的人都跪倒了一大片。
“感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感谢陛下,陛下真是活菩萨啊!”
……
赵刚仿佛突然看见桓温似的,立刻快步走过来,搀扶起桓温来,大喇喇地笑着说:
“桓将军,很惭愧啊,要到你的门上来了?多少石?”
所有人的目光,都焦渴地望着桓温的嘴。
天下人都知道,荆州的钱粮足以让大夏老百姓躺着吃五年。
第8章 桓温你反不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