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大结局(上)[1/2页]

蓝色火星计划 稻草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军联合起来都斗不过乔德,首相也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军事战争一旦失败,他必须面临辞职。
      辞职?他可舍不得,他当首相可不是为了民众,而是为了权利为了利益,让他辞职永远不可能的。
      他再次厚着脸皮找恒日族高层,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而且承诺了很多诱人的条件。
      恒日族高层总算有所心动,不过他提出需要派遣战场观察员去看看后再做决定。
      去了战场的观察员将实际情况汇报了回去后,恒日族高层最后连首相的电话都不愿意接了。
      因为他们明白,他们如果参与也只有失败的结局。
      乔德一方的武器太先进,目前也只有洛星才有能力有那么先进的技术。
      洛星才帮助过恒日族,而且火星的旅游基地恒日族占股也很多,正是赚钱赚得手抽筋的时候,为了一位心术不正的首相得罪洛星可是万分的不明智。
      逐日族首相总算通过渠道了解到是洛星在支持乔德,他开始傻眼了,他想反对却没有证据。
      洛星现在可是如日中天,到处都有人巴结他,首相也不傻,知道洛星当初在逐日族落过难。
      有洛星在科技上的支持,怪不得乔德有持无恐。
      他还不敢给三位将军说,一旦三位将军知道,估计也得产生投降或叛变的想法吧!
      其实他想多了,上次的电话视频会没过多久,除了安南将军之外,另外两位将军已经向乔德妥协了,并表示愿意协助乔德、郭嘉等人重新改变逐日族。
      不久之后,新核列车被围,首相辞职,王室也被取消全部列入平民。
      前任首相担任临时总统,逐日族迎来了真正的新时代。
      至于林海,他的美梦也醒了,很好笑的是,他遇到了被遣送回来的伊卉言,当然两人是在牢狱里见面的。
      火星上。
      探测机器人向地心移动时遇到了难题。
      越往地心移动,岩浆不只是压力变大,而且岩浆在火星内部移动的速度也在变快。
      本来预计的是60多天,现在都半年了,连地心2000公里的地方都还没有到达。
      机器人在岩浆的带动下,已经随着岩浆运动的方向围着火星转了十几圈了。
      这样的运动就像在装满泥浆的木盆中心放上一个电动机,电动机带着泥浆旋转,泥浆又带着木盆在缓慢转动。
      “这就是星球自转的原理吗?”助理李依依问道。
      “以前以为星球的自转是因为外界的因素导致的,现在看来,星球内部或许有着内似永动机的存在,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等机器人到了火星的中心位置探测完后再下结论。”
      一个错误的判断会让火星的改造计划走很远的弯路,洛星当然需要要探测得更仔细一些。
      “会长!第二具探测机器人也准备好了,是否开始进入岩浆。”
      第二具探测机器人所探测的位置是火星的内幔,也是在岩浆内探测,主要是找到火星薄弱的地方。
      洛星担心一旦火星自转加速,那么由内向外的压力就会变大,这些薄弱的地方就会形成像现在的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找到这些薄弱的地方,洛星需要的就是进行修补,比如火星上的火山口就需要修补。
      这么大的火山口要想修补谈何容易,不过,洛星的修补不是用填充物来修补,而是趁火星内压小时进行降温性修补。
      所谓降温性修补就是在薄弱的地方添加耐高温的元素,使之变得粘稠,然后再冷却岩浆。
      冷却岩浆的办法很多,比如钻探后注入冷却物资或通过钻头内部冷却液直接将热量导出地表。
      现在需要的是找到火星外壳的薄弱之处。
      第二具探测机器人的任务很快就开始了。
      不久之后,第三具、第四具…第十五具机器人也进入了岩浆,它们被分别命名为新三、新四……新十五号。”
      它们的使命和负责的区域都不同,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火星内部的一切。
      从外表上看,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极则有以干冰和水冰组成的极冠。
      火星的外表坑坑洼洼,内部的地壳却跟外面区别很大,不过地质薄弱的地方最容易引起地壳的变化。
      火星内部的岩浆成分在每一个深度都有所区别,所含的元素成分也不太一样。
      它毕竟不是水可以在循环中可以渗透,它是比较粘稠的液态高温物质。
      火星内部的温度降低之后,地壳其实变得比前更厚。
      当然洛星还是担心,一旦对火星开始改造,温度逐渐升高,会不会让地壳变薄,或者出现新的火山等等因素。
      这些问题洛星都一一考虑到了,他也对此有了自己的对策。
      时间过去那么久,机器人开始发现火星内部的粘稠度居然又开始变大。
      这个发现令所有人都很吃惊,难道要接近火星内核了吗?
      火星的直径是6779公里,那么中心位就是3389.5公里,现在新一号机器人所在的位置是在离地壳基准点3018.4公里的位置,温度达到了5030摄氏度。也就是说离还有371公里左右,那么这个粘稠度变强的直径就有700多公里。
      新一号继续往里面移动,再往前一公里后,温度快速上升,温度一度接近7000摄氏度,新一号已经无法前进。
      洛星只好让新一号围着火星的核心开始运动。
      “这么看来,火星的内核也是趋于液态向固态的转化的复合元素。”洛星看着新一号反馈的信息,自言自语说道。
      “再往里面,无法再探测了,探测器受高温和磁场的影响,连内核深处1000米都难以到达。”地质勘探员汇报着仪器的反馈信息。
      火星内部的结构基本上了解了,现在新一号继续超过内核运行的惯性速度,绕着内核继续勘探。
      “你们继续收集火星内部的信息,有什么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我,我现在到试验基地去。”
      洛星说完,进入了飞船外仓,外仓也有小型的飞船。
      他乘坐外仓内的小型飞船离开了火山口,向火星的试验基地赶去。
      来到实验室基地,洛星组织各项目的负责人讨论下一步的计划。
      当前新一号机器人对火星内部的探测已经趋于极限。
      所探测的东西和之前预测的有很大的区别。
      之前以为火星的内核就是温度更高,里面也是岩浆而已,或者说里面是星核。
      而今看来,如果将火星内非液化物质看成内核的话,那么这个内核就应该是火星的驱动器,通过仪器检测,这庞大的驱动器反射性十分的强,是大型核电站产生放射性的上千倍。
      当然对新一号机器人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
      这次讨论的方案是如何提升火星内核的运转速度。
      火星内核就像一个大型的驱动器在不停的旋转,它运转的原理现在还不得而知。
      在讨论中,有人认为内核运转的原理或许是内似核聚变的工作原理,在内核之中添加核聚变需要的元素,那么就如同给发动机添加燃油,可以提升内核的运转速度,从而可以改变火星的自转速度,甚至提升火星的引力。
      不过要给内核添加核聚变所需要的元素,听起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是事。
      比如,怎么加?加多少?加哪个位置?会不会存在什么安全隐患?等等一系列当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定,至少现目前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至于将来对火星的探测更全面后,再采用这个方案也不一定不行。
      这个想法否定后,有人又提出,辅助火星自转法。
      这个方案的意思是指在内核外再加驱动,带动内核运转。
      比如在内核运转的横截面加上助推器,使月球均衡的快速运转。
      既然有人提出这个方案,那么,就有人反对。
   

第104章 大结局(上)[1/2页]